东方网3月6日消息:天气转暖,喝饮料的市民渐渐多了起来。据了解,有关饮料含苯的消息最早出自于英国食品官方网站。他们认为目前大多数软饮料含有的苯甲酸纳和维生素C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苯成分。而在中国市场,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年达和芬达。最近几天,有关饮料中含有苯的成分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因为苯是一种化学物质,长期接触摄入会导致血癌以及白血病。那么,上海市场上销售的这些饮料到底有没有苯,会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呢?
记者今天在沪上部分超市和食品店了解到,由于上级部门并没有下达撤柜通知,美年达、芬达等软饮料还在继续销售。但营业人员也坦言,目前的销售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天气逐渐转暖,饮料消费的高峰也将来临。为此,不少市民以及销售人员都希望有关方面对此能早点拿出结论。对此,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苯甲酸纳和维生素C这两种物质到底会不会产生苯,他们将尽快通过自己的检测,给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另外,这位负责人指出:饮料中苯甲酸纳中的“苯”和平时所说的“苯”化学结构完全不同,苯甲酸纳在人体内能自行代谢,并通过小便无毒排出;而对于食品中的防腐剂含量,国家也有专门的标准和严格的控制,所以,市民大可不必过于紧张。不过,专家也提醒:由于苯甲酸纳在体内的代谢主要是在肝脏部位,肝脏功能不好的人还是少喝些饮料,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