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锐电影、买宜家家居、吃哈根达斯冰淇淋似乎已成了都市小资必备的标签。很多人说重庆也有小资群体,但今年一月准备登陆我市、专冲着小资而来的“A-G文化电影”(指标新立异,体现现代时尚、文化品位、有深度内涵的电影作品系列)却遭遇寒潮,不幸夭折了。
可偏偏有人不信这个邪,硬是要把这个东西引进山城。上海新生代影视公司和重庆万和影业公司今晚开始在环艺影城联手力推“A-G”电影《花眼》,试图把它当作一个实验品,衡量一下重庆观众对此类电影到底有多大兴趣。
两极端
记者从先期以实验性质放映该片的沙坪坝电影院了解到,观众人数不算多,且观者大多反映看不大懂,太前卫。而沙区院校的大学生特别是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的学生却说棒极了,这让多年搞电影宣传的何女士很不解。她说,即便该片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观感,影院也仍会继续放映该片,哪怕只有很少观众来看。因为慢慢培养观众的这种兴趣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再来看看来自外地的消息。据《花眼》发行方介绍,去年该片在上海做全国首映式时,导演李欣曾率剧组众多主演助阵,饰演领座员武刚的男主角武拉拉也在上海环艺影城亲身担任领座员,引领观众入场。当晚每张高达300元的票价居然购者甚众,该影城还因该片创造了国产片单日的全国最高票房8万元。影片在广州上映时也反响颇好,但在北京就稍差些了。
小资味
经常出入电影院的人群是那些有点疲惫、有点精致的男男女女,从这些人身上透出的星星点点的小资情调夹在电影院弥漫的昏黄光线里扑面而来,让人隐约地感受到一个都市形而上的气息,一个都市的浪漫。而有人认为《花眼》则把小资特有的情感和心态发挥到了极致。影片用形式上的眼花缭乱和支离破碎,用抽象和虚幻表现手法诠释了一个简单的故事,实际上也真实地反映了年轻一代对现实生活的茫然。现实中的人为了逃避现实与网络对话,省略繁琐和责任,影片中男主人公众多的内心独白也折射了这个缺乏真实交流的社会;再加上导演和摄影师塑造的时时变幻的万花筒的表现手段,慢动作、过滤、铅笔素描等朦胧的画面,都很对小资们的口味。
话语权
重庆的小资群体力量有限,但它作为一个城市的都市意味会呼啦啦扩军却势在必行。而靠一些另类电影来培植小资群也不失好路子。
也许独特地域文化的影响,让重庆小资会不屑以看一部《小城之春》之类的纯艺术片来证明自己极高的文化素养,但可能会对《花眼》这样另类和虚幻的被主流媒介称之为“后现代主义”的新锐电影加以追捧,因为看《花眼》能让他们对目前最前卫的艺术表达取得话语权。
以《花眼》为代表的先锋电影开始走进了重庆人的视线,希望这不仅仅只是小资们的专美,不知是否会有些非前卫人士在李欣的熏陶下走入这个前沿群体?对此本报记者会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