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下载最新的Realplay播放软件
 
 
 
 
 
 
上海:培养配套人才迫在眉睫
 
 

上海有个“紧缺人才工程”,专门预测未来人才需求走势,并制定相应对策。最近一位专家提出,上海要不提“紧缺人才”,关键在于教育界对人才培养的重新认识。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方华是上海市人事局紧缺人才工程的顾问,他说,每次提人才“紧缺”,身为高校教师,总觉得不好受。

交通大学教授、市紧缺人才工程顾问 王方华:我在一个会议上也提了这么个观点,我们为什么总是在讨论紧缺人才?上海是不是能够做到每一次经济发展都超前地学习思考人才的培养,不要总是说"紧缺"这两个字。

王方华认为,为“十五”培养配套人才已迫在眉睫。其中,三种人才是上海特别需要的,那就是高新产业风险投资人才、金融工程管理人才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人才。为此,他认为,高校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都要相应发生变化。

王方华:比如说我们的博士生,如何培养成一种适应新经济的创新型人才。他们能够从事一些中国搞风险投资的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同时我们的本科生也要发生重大的变化。本科生再也不能再用四年一贯制那么一些先是基础课、后是专业基础课,然后专业方向选修课等等这样的模式,可能不行。

身为交大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的王方华设想,把自己管理学院一、二年级的学生放在交大生命科学院或电子信息技术学院等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培养,三四年级回到管理学院学习风险投资等管理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国际化的人才。

王方华:我觉得我们高校有义务为十五规划的发展,率先去规划我们自己,把我们人才的培养能够和十五规划的节奏衔接上去,以后再也不要说紧缺人才了。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0
东方网与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