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上海的变化真是沧海桑田。当初,上海为改造工人居住条件而兴建的新中国第一批工人新村、也就是人们俗称的“两万户”,在经历了半个世纪之后,也将成为历史。

5月27日,全市最后的14幅“两万户”改造地块全面启动,其中6幅改造地块上的2282户居民已经迁往新居。到明年5月,“两万户”的原址上将崛起一个保留“两万户”的建筑风格、体现“两万户”历史内涵的新型社区,成为见证上海城市发展的现实载体与生动教材。新中国第一批工人新村“两万户”是解放初期上海市政府响应毛泽东主席“数年内解决大城市工人住宅问题”的指示,在现普陀、杨浦区域内建起的两层砖木结构工人住宅小区,共居住21830户工作表现突出或有实际困难的工人,俗称“两万户”。这些住宅完全参照当时苏联集体农庄的样式,上下两层共居住十户人家,按人均4平方米分配,厨房厕所公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万户”里的人口不断膨胀,陈旧的住房设施已经不适应现代家庭生活的需要。为此,市、区两级政府顺应居民改造旧区的强烈愿望,开始了对“两万户”的全面改造。

 
 
 
 
半个世纪沧海桑田 “两万户”将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