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三天,也就是5月20号,由共青团上海市委主办的“520——我公益”大型爱心活动就将举行了。届时,全市各区将开放20所“阳光之家”,供广大志愿者们前去奉献爱心。那么,“阳光之家”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在那里生活的又是怎样的一群人?让我们跟随广角记者李翔的镜头先去看一看。
康康、蒋琦和马骏,跟他们周围的那些伙伴们一样,都是“阳光之家”里的学员。他们看上去,是那样的天真快乐、无忧无虑;可事实上,他们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智力残疾。
蒋琦妈妈赵月珍:不到“阳光(之家)”以前,两年以前,她出去也不太出去,要我穿衣服,什么都要我,连穿双鞋、袜都要我穿。
今年24岁的蒋琦从小患有脑瘫,没有上过一天学。从她被确诊的那一天起,蒋琦的父母就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赵月珍:真的是晴空霹雳,真的是……打击真的是无法可以形容,我们都昏了、晕了。
除了智力障碍以外,蒋琦的腿脚也不是很方便,到她10岁的时候,走路还一瘸一拐。由于生活和交往的范围有限,小蒋琦的性格有些内向敏感。
赵月珍:我女儿性格很内向的,很有自卑感,因为我带她出去,总是有人背后指指点点要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蒋琦也变得越来越内向自卑,直到她家所在的彭浦新村街道,开办了一个名叫“阳光之家”的机构。而另外一个孩子,蒋琦的朋友康康,也有着类似的经历。
宋安康的爸爸宋春林:由街道残联领导委派黄绮霞到我们家来看了,做思想工作,叫我们家的小孩出来,走进社会,出来看看,参加大自然、社会上的活动。
康康就是老宋的儿子宋安康,今年25岁。他一出生就被医生诊断患有“唐氏综合症”,这是一种由先天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因此,康康成为了重度的智力残疾人,不但动作迟钝,甚至没有语言能力。
宋安康的妈妈:基本上就在家里看看电视,也没人跟他玩。
二十多年过去了,对于儿子的康复,宋春林和妻子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对于让康康走出家门,走上社会,这样的事,家里人已经失去了信心。不过在“阳光之家”发出邀请后,老宋还是将儿子送了过去。
宋春林:沈老师就做思想工作,那我们就想,让他去看一看吧,走一走吧。谁知道他这一出去,和他们这帮小孩子一起,好像有共同语言一样的。
蒋琦和康康,在进入“阳光之家”后,发生了很多让父母难以相信的变化。
赵月珍:活泼了,唱歌也会唱了,跳舞也会跳了,人也瘦多了。
宋安康的母亲:吵着天天要到“阳光之家”去了,人家放长假,他急死了,问我还有几天(回去)?
看着孩子们日益好转,家长们心里的石头也渐渐放下了,生活中又重新充满了温暖与希望。
那么,阳光之家究竟是怎样一个神奇的地方?为什么它会给智障人员带来如此大的变化呢?康康虽然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他告诉记者,他在里面真的很开心,而他的好朋友蒋琦,则向我们表达了自己的感想。
智障人蒋琦:老师还有同学都对我很好,还有老师就对我们很关心,我很喜欢这里的阳光之家,很多的学生和我一起玩,一起跳舞,很开心。
蒋琦告诉记者,在阳光之家,她遇到了一位改变她一生的老师——黄绮霞。黄老师本人也曾是一名小儿麻痹症患者,以前是街道的助残员,退休后,适逢彭浦新村街道成立上海市第一家“阳光之家”,黄绮霞便主动留下来,做了一名志愿者。
黄绮霞:在社会上人家看到他们很低能的、很无助的,但是他们心里真的很丰富的,他们有一种欲望,也想表现自我,也需要人家的帮助,也想展现他们自己。然后我就觉得他们很需要我的帮助。
黄绮霞想,自己能帮他们做些什么呢?目前,在政府的关爱下,智障人员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那么他们欠缺的,主要是精神领域的交流和沟通,是他们找回自信、融入社会的渴望。
黄绮霞“舞林大会”开始以后呢,他们眼睛都发光的,他们说这个舞林大会怎么怎么好。那么我就问他们:你们想学吗?他们说:想呀,我们也想跳舞呀,就要跳这个舞。
然而当时的黄绮霞,作为一个肢残人员,自己也不会跳舞。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她从最简单的“三步”开始学,自己在家学好之后,上课再去教学生。
黄绮霞:他们好像肢体各方面不太懂,节拍、音乐啊都不懂的,一二三四数字也不懂的。又走男步又走女步我就教,就教啊教啊教,后来就教了五个月,我们这次出去比赛得了三等奖。
大部分智障人士,行动都不是很灵活,因此学习舞蹈对于“阳光之家”的老师和学生们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黄绮霞:康康呢开始我对他没信心的,他呢不会说话,这个音乐节拍呢什么都不懂的。我就不教他了,肯定是学不会的。但是他一个人就站在那里,自己一个人学。
康康刻苦学习、永不服输的精神让黄绮霞十分感动,也更激发了她坚持下去的信心。
我说他这么要学,我无论如何也要帮他学会。但是怎么办呢,学不会呀,我就一手拿棍子,那个棍子按住他的脚,一个脚就手拉住他的脚往前移,我说你往前走。我就这样教,教了五个月就学会了。
下午5点,黄绮霞离开“阳光之家”,回到了自己家中。
(实况进门声:回来了,回来了。)
陪着孩子们跳了一天舞,黄老师感觉有些疲惫。
黄绮霞丈夫:只要她自己开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也就不管她了,随她去吧!
黄绮霞家的经济条件很一般,很多家具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购买的,看上去十分陈旧。而这些窗帘啊、沙发套啊,都是黄绮霞从市场上买布回来自己做的。
黄绮霞:【(在阳光之家)您是完全义务的?】义务的。【那如果您出去找份工作也是可以赚到钱的?】1赚得到,外面请我好几次了,叫我出去做销售员。(一个月)两千块钱。我说我不在乎钱,我在乎我的生活质量。
在黄绮霞看来,能够帮助别人,就是一种高质量的生活。不过一开始,对于她的这种无私奉献,身为80后的儿子黄闻俊并不能够理解。
黄闻俊:她老是往那边跑,家里饭什么的都要在外面吃。
今年24岁的黄闻俊,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数码广场工作,平日里工作十分繁忙,压力也大。难得闲下来,也只是跟几个朋友唱唱卡拉OK,打打牌,常常觉得有些无聊。
黄绮霞:我说你不知道,真的你到那里去看看你就知道了。
对于母亲口中所描述的那个世界,黄闻俊十分好奇。那究竟是怎样的一群孩子,会让妈妈如此忘我地投入呢?终于有一天,他鼓起勇气走进了那个“世界”。
黄闻俊:自从过去了以后,看到他们挺感动的。他们见到女孩就叫姐姐,见到男孩就叫哥哥。有些还比我大,但他们都叫我哥哥,因为他们以为自己都是很小。
智障人由于发育迟滞,心理年龄一般都停留在七八岁,他们的童真,着实吸引住了黄闻俊。
黄闻俊:我看到他们有些画出来的画,水墨画啊真是想不到,太好了!
就是这次偶然走进阳光之家的机会,让黄闻俊下定决心,他要和母亲一样,在“阳光之家”里做一名志愿者。
(实况欢呼声:俊—俊—哥—哥—好!)
每次站到“阳光之家”的讲台上,黄闻俊都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这是他在以前繁忙的工作和电脑游戏当中所体会不到的。
(实况:黄闻俊上课:“人”,为什么是这样写的呢,因为人都是要相互支撑,相互帮助,对吗?)
黄闻俊:跟他们在一起都是互相帮助的其实,并不是说单纯的我帮助他们,对,我也得到了很多快乐。
到目前为止,全市各街道、乡镇已经建立起240所“阳光之家”,接纳了11500名智障学员,除了1200名专职人员参与日常管理之外,还有2400名志愿者也主动加入了服务队伍。
上海市残联教育就业处副主任劳国民:大学生、团员青年是我们志愿者队伍的主要组成力量,志愿者队伍里还有其它的一些组成人员,比如说退休的医务人员和其他的一些社会工作者。他们不但有爱心,而且具有专业知识。
上海市残联教育就业处的副主任劳国民告诉记者,“阳光之家”是专为智障人士提供教育培训、康复训练、特奥活动和简单劳动的场所。如果要提高培训和活动的质量,除了加大对管理队伍的建设之外,还需要有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
(志愿者跟智障人游戏,摔倒)
志愿者:【刚刚摔了一跤痛吗?】不痛,很开心和他们一起。
上海大学叶婷婷:我们跟他们下象棋,到现在还没有赢过。)
上海大学周宇辰:我们走到这里来,我们来接近这个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人群,这样我们可以培养一种关怀社会的责任意识。
上海大学叶婷婷:陪着他们,看到他们的笑容感到很满足的,能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吧!
播种一颗爱心,同时也收获一份快乐,这就是广大志愿者最大的体会。就拿彭浦新村“阳光之家”来说,目前已经有十家社会机构的志愿者与之建立起了长期的联系。
蒋先生:我们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热心人士来关心我们的“阳光之家”,来做我们的志愿者,我们非常谢谢他们。
残联劳国民:我希望你们能够用你们的爱心,用你们的热情,为我们的社会、为我们的残疾人事业做出更大的奉献,和我们共同来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目前,上海市共有智障人六万五千名,而各类残疾人员的总数达到了94.2名。这是一个需要我们社会共同关注的群体。再过三天,由团市委牵头发起的“520,我公益”活动就将举行了,届时全市也将向社会开放20所“阳光之家”,希望有爱心的团员青年,和广大的市民都能够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同时也在其中收获一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