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多媒体>>最新节目>>正文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字体: 【打印】
爱心西行
2007年12月14日
 
 
   
 
       
 

  大都市青年情牵西部山区;无悔的青春播撒爱与希望;关注大山里的孩子,寻找生命的希望;《东视广角》敬请关注《爱心西行》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前段时间,我们的广角记者赶赴广西,真实地感受了,在那里支援当地的志愿者们的生活。一起来看她发回的报道。
  
  这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一个半小时后,记者到达了大山深处的玉凤镇坤平乡坤平初级中学。这所中学是当地唯一的一所中学,附近5个乡的学生必须走好几个小时的山路,才能来到学校。记者抵达时,坤平初级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正在上音乐课。

  孙雅艳:合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尤其是你的笑肌,一定要提起来,嗯?你的呢?好,再来看看你,背挺起来。不错噢!他做得非常不错!

  这位正在上课的音乐老师,叫孙雅艳,来自上海师范大学。
  实况:准备,女生先起,男生也准备哦,准备,起!(唱《红旗飘飘》)

  孙雅艳:这些学生连唱最基本的音阶,do re mi都唱不准,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上过音乐课,从来没有音乐老师。

  今年29岁的孙雅艳,是浙江温州人,2000年,她通过自学考试,进入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就读。大二那一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同学的介绍下,开始资助广西的一名贫困学生。

  孙雅艳:当时我资助的第一个学生,现在已经读高三了,到现在我还在资助她。她一直叫我艳姐,叫我姐姐,这种感情我觉得不仅仅是资助人与受助人的关系,已经是属于亲情,姐妹的关系。

  从那时开始,孙雅艳走上了一条资助贫困学生的道路。她开始多方奔走,筹集善款,长期资助了36名广西等地的贫困学生,帮助他们重新走上求学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这些学生先后给孙雅艳寄来了2000多封信。

  【学生信件摘录:(生活的奥妙,生命的可贵,人生的神奇,都需要人去尝试,谢谢你们给我笑看人生的勇气,给我们求学的机会,虽然生活在贫困中,但你们教给了我最可贵的东西:爱。)】

  看信实况:我刚开始第一个资助学生的时候,就是通过信件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所以学生写来的信,都会给我很大的精神的鼓励。

  2004年,孙雅艳大学毕业后,留校成为音乐学院的团委书记和学生辅导员,她先后五次组织策划并带领学生,前往广西、贵州等地开展下乡实践活动。今年7月,她又报名参加了团中央组织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来到了广西,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

  坤平乡属于国家重点贫困乡,交通购物都非常不便,学校教职员工平时吃的蔬菜,都是自己种植的。刚到这里的孙雅艳,很快就被分到了一小块菜地。

  (实况:和另一名老师一起拔青菜:你看中哪棵?这棵?那我就拔了。不好意思啦,吃掉你。长了虫,就说明它,对,无公害。)

  离菜地不远,有一排低矮的平房,是老师们的宿舍,这看起来不大的空间,就是孙雅艳的宿舍。一贯乐观的她,对这些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太多怨言,但毕竟是女孩子,还是有害怕的东西。

  孙雅艳:最让我心里觉得害怕的是,老鼠太多了!老鼠屎会掉下来很多,所以我现在宿舍上面的房顶,用布封起来了,否则经常早上起来,床铺上面很多老鼠屎。

  (清晨实况)
  每天早晨5点,孙雅艳准时起床,前往校园广播站,指导学生播音员开始广播。

  (广播实况:学生:坤平初中广播电台现在开始播音。孙雅艳:讲得慢。播音的时候每句都要讲得慢。那个谁慢一点,你要讲得慢哦,对对,就这么慢:现,在,开,始,播,音。学生:坤平初中广播电台现在开始播音。)

  由于当地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大部分学生是壮族人,平时大都用壮语交谈,因此,普通话水平相对较差。今年9月,发现这一情况的孙雅艳,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普通话水平,利用学校仅有的一些简陋的设备,组建了这个小小的学校广播电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已经能够像模像样地,用普通话进行广播了。

  如今,类似稚嫩的嗓音,每天都会在校园里准时响起。
  
  校长陆英政:现在你看,从开始不敢说普通话,到现在课堂上大胆了,活跃了,基本上那几个广播员,原来根本普通话都不会说,现在他们可以独立广播了,如果没有孙老师的到来,根本不会有这种变化。

  学生卢美琳:以前我们胆子很小,现在胆子大多了。
  学生覃淑贞:我能够,学校里的老师,学生,播音给他们听,我感到很快乐。

  虽然平时工作已经是非常忙碌,但到了周末,孙雅艳还是不肯闲着,因为,她给了自己一个任务,那就是走上好几个小时的山路,挨家挨户地去附近乡镇的学生家中进行家访。

  (遇到学生实况:喂,小东,过来!呵呵。)

  由于当地的学生家长,几乎都不会说普通话,因此,孙雅艳不得不每次都带上一位当地老师做翻译。

  (家访实况:李老师翻译:得两车甘蔗,一车甘蔗两千块钱。孙雅艳:啊,为什么只有两千块钱?要请人家砍,要化肥之类的,纯收入一车最多4千块钱。那一年的收入就是这点啊?还有其他收入吗?没有了。)

  孙雅艳宿舍的墙壁上贴着的这些地图,记录了从2004年开展下乡活动至今,她在广西各地留下的足迹。

  (看地图实况:每到一个地方家访,我都会把这个点划上去,自己会有一个计划,这个是我现在所在的村屯,基本上我所在的村屯,都基本上走遍了。现在整个田阳,这个县城,除了这个,还有这个乡没有去过,其他的乡都走遍了。)

  当地农民家庭的经济来源,几乎都是靠种甘蔗,收入很低。这让不少孩子面临着辍学的危机。孙雅艳家访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搜集这些贫困家庭的资料,仔细整理后做成宣传册,发回上海,为他们募集捐款。

  孙雅艳:尽快用这个学期的时间,把我们这个乡镇走完,然后下半学期,就走其他的一些乡镇,了解一下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的情况,尽量能够让这些面临辍学,已经生活很艰难的学生,能够得到社会上的一些人的帮助,在课堂上能够安心读书。

  放学后同学们簇拥着孙雅艳下楼实况:回去的时候衣服要穿起来哦,你那个谁,衣服穿得太少了,还有谁也穿得太少了。

  孙雅艳:是这些人,这些孩子,这里的山水,这里朴实的劳动人民,给我这份感动,才促使我热爱这里,才让我觉得更加应该多做一些事情,所以我觉得很珍惜这里的每一天。
  
  位于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西北部的七百弄乡,由一千多个100米到600米深的洼地组成,当地人就居住在洼地深处或半山腰上,这些洼地被称作“弄”,七百弄因而得名。这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特点就是石头多、土壤少,加上极度缺水、光照不足,这里的土地产出率极低。

  村民蓝建基:我们的土壤不够理想,只有玉米,红薯,黄豆,就这么一点点,我们这个气候不适应好多杂粮,只能种这么一点点。(年)收入也就是1500块钱左右吧。

  残酷的自然环境,让七百弄乡一直以贫困而著称。
  
  张曾族,25岁。今年刚从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毕业,他就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七百弄进行为期一年的志愿者工作。虽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来到七百弄的第一天,他还是深深地震惊了。

  张曾族:比我想象的要差。这里这么缺水,我不知道。这里用的水,大石山区嘛,全是石头,没有水源,水源很少,没有地表水,下雨都是存不了水的,一般南方的山,土壤不会渗下去,这里就跟无底洞一样,会渗下去。

  七百弄很多地方至今没有通电,交通也很不便利,村民接受信息的渠道非常少,因此,志愿者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挨家挨户上门宣传三农政策。志愿者苏玉全告诉记者,通往弄底深处又陡又险的山路,是他们遇到的最大的敌人。

  志愿者苏玉全:第一次走的时候,我穿的是皮鞋,皮鞋都走烂了。

  张曾族:困难啊,我走得小腿都疼。[(一天)最长的要走多少时间?]走五六个小时。

  走入弄底来到村民家:张曾族:您好。村民:来来来,坐坐坐。

  宣传政策实况:从11月30号开始到12月31号开始,这个月集中收缴新农合基金,所以大家想办法把这个钱,尽快交上去。如果你在3月31号之前没有上缴的话,就不能够在当年享受补偿待遇了。哪一些疾病可以报,哪些疾病不能够报销,你们都清楚吗?目前为止我只知道一点点,知道的不多,这个希望政府能过多宣传,我们农村好多都不知道。

  村民蓝建基:(三农政策)基本上都不懂,家里的男主人,如果有文化的话,就了解一点,没文化就没办法,好多妇女都不懂文化。5046希望这些志愿者来。

  张曾族告诉记者,他的大学同学,大部分都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开始了崭新的生活,而他却选择来到偏远山区当一年的志愿者,这个决定,一度曾经让他的父母无法接受。

  张曾族:家里都说我,来这么远的地方。而且读了大学,应该赶紧去工作赚钱。反正父母是最不同意的,我的母亲。

  但倔强的张曾族认为,志愿者的经历是金钱无法取代的,在他的坚持下,父母最终慢慢理解了他的决定。

  张曾族:这里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缺少对外的联系和沟通。思想观念就比较落后。都需要去改变。可以用自己所学的,为西部贫困地区,和当地百姓,做出自己应有的一点贡献吧。

  苏玉全:跟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还是过得蛮充实的。2643田园式的生活我很喜欢(笑)。

  张曾族出生于江西南昌一个农村家庭,自信有着丰富的干农活的经验。但在这里,他发现,在江西水田里的农耕经验,在广西的旱地里,却完全用不上。在服务西部的同时,他也向当地农民学到了不少新的经验。

  (干农活实况:张曾族:哦,红薯。挺大啊。村民:也不是很大。张曾族:红薯断了。这种红薯里面都带颜色?村民:对对,里面都是红的。张曾族:这是我第一次见。)

  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党委书记蒙志文:从实施西部计划以来,2003年第一批志愿者到现在,我们七百弄前后,有8位志愿者到这里来服务。3357对我们这个地方的现状做了调查,调查以后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要发展什么,该怎么做,走什么样的模式,我们再结合我们的实际,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的方向。

  为了配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扶贫接力计划从1996年起实施,共输出了一万八千名志愿者,在西部或东部省份不发达地区开展服务。而西部计划,从2003年起实施,已有6万多名志愿者,奔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享受西部地区政策的共500多个贫困县,开展支教、支农、支医等服务项目。志愿者将他们的青春和热情,在西部广阔的土地上,留下了最深的印记。
  
  志愿者的爱心之举,让我们非常感动,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投身其中,和这些志愿者一起,为西部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您的付出,很可能会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改变一个家庭的贫困,改变一个地区落后的现状。

 
 来源:SMG 编辑:吴胜南
 
    更多精彩视频


  
  精彩推荐
 走遍长三角
 "嫦娥一号"探月
    嘉宾访谈
谭维维
阎华
袁成杰 戚薇
周传雄
吴尔愉
柳云龙 李小冉
因果兄弟
徐峥
郭易
雷俊申
严秀琴
厉娜
兄弟联
尤伯鑫
孙菲菲
    东视广角

合作伙伴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