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特大赛,时装秀在今天已经根本算不上什么新鲜事,然而对于20多年前的中国人来说,时装表演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惊世骇俗的新名词。27年前的11月19日,在上海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支时装表演队,说来您可能不信,这新中国第一批登上T型舞台的“模特”,清一色全部是纺织工人。那么,这第一步究竟是怎么迈出去的呢?今天的《东视广角》,就带您去探寻这支时装表演队诞生的故事。
【解说】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上海举行的一场时装表演,这些模特们身上所穿的是当时最新潮的服装。现在看来,这些服装无论是款式还是面料,都早已经不再流行。可是在当年,它们却有"奇装异服"之嫌。尽管当时上海在中国已经是服装工业最发达、着装观念最领先的城市。然而,放眼当时的上海街头,仍然是一片蓝白灰的海洋。
【采访】徐文渊时任上海市服装公司时装表演队队长
可以说没有什么色彩,夏天,清一色的白的,白的衣服,到冬天,蓝色的海洋,基本上都是深颜色的,所以的话,生活当中没有什么色彩。
【解说】新中国第一支时装表演队--上海市服装公司时装表演队出现在这样一个时代,这就注定了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在收获掌声和赞美的同时,也将直面更多的责难和非议。那么,这T型舞台的第一步究竟是怎么迈出去的呢?故事要从一场演出开始说起。
【解说】1979年3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第一个春天,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率时装表演队首次来到中国的北京和上海进行表演。徐文渊有幸观看了这场令她至今都难以忘怀的演出。
【采访】徐文渊时任上海市服装公司时装表演队队长
其中他表演了有一件时装,出场的时候,是一个时装模特儿披了一个长长的披风走出来,走到中间了,披风一下滑落下去,就露出,袒胸露背,超短裙,这个时候,整个会场一下空气像凝固了一样的,大家,有的男士把头低下去,都不敢看。
【解说】缤纷多彩的国外时装表演让徐文渊和她的同事们叹为观止,同时也激发出他们一个大胆的想法。
【采访】张成林原上海市服装公司经理
我就说,你看这个立体宣传多好啊,我们也来搞一支,怎么样?
【解说】组建一支中国的时装模特队的设想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
【采访】徐文渊时任上海市服装公司时装表演队队长
我看着他,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会讲这样的话,行吗?我们国家行吗?非常保守,非常封闭的那个年代,我们穿的衣服就是两用衫,男同志穿的衣服就是中山装,一般的都是,稍微翻一点花的衬衫的领子出去以后,都怕人家讲,这个人啊,资产阶级思想,所以我就怀疑自己,我看着他,我讲,你敢的话,我大力支持你。
【解说】在张成林经理的鼓励下,徐文渊很快拟就了一份组建一支时装模特队的方案,递交给当时的上级主管--上海市手工业局局长刘伟胜。
【采访】徐文渊时任上海市服装公司时装表演队队长
他讲这个模特儿好像是西方的称呼,好像不大适合我们的国情,后来,研究来研究去呢,那么用什么名字呢,不叫模特儿,叫什么名字呢,后来刘局长讲,他是表演时装吧,就叫时装演员怎么样?
【解说】就这样,徐文渊开始到服装公司下属的80多个工厂选拔时装演员。
【采访】徐文渊时任上海市服装公司时装表演队队长
下去呢,不敢公开,就跟厂长私人讲一讲,让我们到车间去看看,哪一个女工啊,男模特儿感觉到符合这个条件,就把他叫到厂长室,来跟他个别谈话。有一天我们到(工艺厂)一下就看中了史凤梅。
【采访】史凤梅原时装表演队队员
我们也不明白,时装要什么演员,时装就是时装,还要什么演员,也没有这种概念。
【解说】在当时,对时装表演完全没有概念的远不止史凤梅一人。
【采访】徐萍原时装表演队队员
都不懂的呀,她说时装表演我都不懂,我还以为就是橱窗里面的模特架子呢。
【解说】当徐萍和史凤梅好不容易弄明白了什么是时装表演时,她们却深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周围的压力。
【采访】徐文渊时任上海市服装公司时装表演队队长
过了没有几天,结果,有一天,她(史凤梅)找到我家里来了,她讲,徐老师,他们都反对我去参加,讲这个东西不务正业,后来要学坏的。
【采访】史凤梅原时装表演队队员
因为厂里面也有风言风语,就觉得,蛮好的一个小姑娘,到那边去,穿这种衣服,然后做模特儿,肯定要变坏的。
【采访】徐萍原时装表演队队员
那个时候爸爸妈妈都不知道,我骗他们的。我不敢讲,讲了我老爸肯定不同意,因为我爸爸是死脑筋。
【解说】这是时装表演队的第一张合影,27年前的那个冬天,他们悄然走出了中国时装表演的第一步。在队长徐文渊的努力下,上海戏剧学院组织了形体、化妆、灯光、舞美及音乐一整套教师班子来支持表演队的训练和演出。形体老师任小莲负责培训队员的工作。让任小莲没有想到的是,上课的第一天就遇到了阻力。
【采访】任小莲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第一次要公开脱衣服,训练第一课,我要看看每人的体形怎么样,他们不愿意脱棉袄,穿着毛衣,我说我们穿着很单薄的衣服才能看到形体,你不脱棉袄我怎么看呢。
【采访】徐萍原时装表演队队员
一个也不肯脱,都不动,说很难看,里边衣服都是紧身的吧,老师就笑,说这个是形体美。
【采访】任小莲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这个时候徐萍很带头,她带头脱,最后大家都脱衣服了。
【解说】从脱外套开始,第一支时装表演队艰难地迈出了走向T型舞台的第一步。
【采访】任小莲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当初的确国内也没有资料的,到底国际一字步怎么走我也不晓得,我也没有概念。我是从年轻人走路一定要一字线走,很轻快地,挺起胸,然后根据我们演员训练的要求,沉肩立腰,收腹收臀,四个要领给他们挺拔起来。
【解说】1983年拍摄的电影《黑蜻蜓》,就是根据时装表演队的真实故事拍摄的影片,它记录下了当时队员们的训练生活。
【采访】任小莲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最难的是穿高跟鞋,穿高跟鞋要比平常的鞋高5公分,结果一走就撅屁股,然后重心过不去,然后呢?倒退?脚迈不开步?
【采访】徐萍原时装表演队队员
跟就穿那么高,大概有10公分,我说老师那怎么办,穿这样的鞋子怎么走路啊,我说踩高跷不要摔死啊,我们从小到大没穿过这种鞋子。
【采访】史凤梅原时装表演队队员
然后训练的时候,不是这边起泡了,就是那边后跟血都会穿出来,茧磨破,这个是蛮辛苦的。
【解说】艰苦训练了三个月后,时装表演队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了首场内部演出。
【采访】徐文渊时任上海市服装公司时装表演队队长
有一件衣服,设计师设计的一个衣服,是一个晚礼服,露一只胳膊,一只胳膊露出来的,很漂亮一件晚礼服,这上面有一根长长的飘带,飘在下面的,这件衣服是徐萍穿的。首场演出之前,徐萍的父母突然跑到后台来了。他讲,我们的孩子,现在才18岁,很年轻,这一步如果踏错了,今后她怎么做人。感觉这个是丢人的事情,是有伤风化的事情。
【解说】情急之下,表演队只好临时对服装进行了改动。
【采访】徐文渊时任上海市服装公司时装表演队队长
后来我们想,这样吧,我们把那个飘带,那个长长的飘带叫徐平(萍?)缠在这个手上,缠好,然后出场。
【解说】然而,时装表演队刚进行完首场表演就发现,前面等待着他们的,并非是阳光灿烂,而是满城风雨。
【采访】徐文渊时任上海市服装公司时装表演队队长
有的人反对,就讲什么时装表演啊,还不是奇装异服加美女,我一听,对我们这个时装表演队,多少美好的事业是这样的评价,我的眼泪哗哗全流下来了。
【采访】任小莲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是非口舌很多。也有人觉得这个表演队将来是干什么的。好像他们在台上是展示他们的人体,是干什么的,认为不是一种艺术,认为是一种不是很正气的东西。
【演播室3】其实在当时,时装表演队的队员都是业余身份,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兼职,没有演出任务的时候还必须回工厂上班。表演队的排练也没有固定场地,两年中曾经搬家九次。徐文渊意识到,必须成立专业的时装表演队,让时装表演走向社会,才能改变处境。
【解说】徐文渊的申办报告打上去后,如石沉大海,一等就是4个月。
【采访】徐文渊时任上海市服装公司时装表演队队长
经理看见我这样,就安慰我,算了吧,你也搞得辛辛苦苦的,什么东西都没有,到处去这儿借,那儿借的,他讲,他还是把这个队,借的东西还掉,把这个队拆了算了。我讲我绝对不能撤,为什么要回头呢,为什么要撤掉呢,我坚决不撤。
【解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慢慢提高了。大街上鲜艳的色彩开始增多,人们对服装的选择从单一走向了多样化。在徐文渊的坚持下,时装表演队终于等来了上级同意成立专业表演队的红头文件。时装表演队有了合法身份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把积压在仓库的面料设计成时装,对经销商进行商业表演。
【采访】徐文渊时任上海市服装公司时装表演队队长
一场又一场的表演,演出了十几场,我记得,来了好多、好多的经销商,看我们这个演出,演出以后,纷纷地跟我们订货,结果后来我们仓库里头的积压的,大概六十万元的这么一些格子、条子的布,全都销售一空,全部推销出去了。
【采访】史凤梅原时装表演队队员
这个时候,公司领导也就觉得,能够起到作用,它能带动,不仅仅是,我养着你们这几个人,你们就是只知道穿漂亮衣服
【解说】有了这一次的骄人业绩之后,1983年,为配合全国五省市服装鞋帽展销会,时装表演队获得了进京演出的机会。这次演出,时装表演队一举轰动北京,一夜之间,他们的名字占领了各大报刊的显著位置,海外媒体更是将这场演出看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象征。
【采访】徐萍原时装表演队队员
就从这一天开始,媒体大肆宣传,中国民族特色,怎么怎么,我们一下子红了。那个时候北京的观众喜欢我和史凤梅两种类型的代表。那个时候都是头版头条,我的大幅照片,中国最好的模特儿,徐萍小姐怎么样,性格演员。
【解说】就在这个时候,时装表演队接到了来自中南海的邀请。
【采访】徐文渊时任上海市服装公司时装表演队队长
在历史上也没有过时装表演演出,我们是第一家,到中南海。
【采访】徐萍原时装表演队队员
我们徐老师开心得当时就热泪盈眶,我们也激动,晚上觉也睡不好,天天训练。中南海,最高领导啊,开玩笑啊。今天晚上就不睡觉了,大家就在商量,什么地方需要改进,连夜打电话到上海,设计师连夜赶做服装送过来。过了一个礼拜我们就进中南海演出了。
【解说】1983年5月13日,上海市服装公司时装表演队登上了中南海的舞台。
【采访】史凤梅原时装表演队队员
我记得很清楚的,(演出结束后)我也没有卸妆,装了一件衣服,那个袖子撩得很高的,热得不得了,然后就是跟领导握手都是这样的,他们说,你像打架一样的,我说我们都是,那个时候,看到领导也蛮高兴啊,大家觉得领导,也就是对这个工作的一种认可。
【采访】徐萍原时装表演队队员
一发不可收拾。全是闪光灯,嚓嚓嚓,全是掌声。
【解说】走进中南海,成为中国第一支时装表演队最骄傲的记忆。1984年,时装队开始走出国门,先后在日本、美国、欧洲的T型舞台上,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着装变化。如今,虽然第一批时装表演队的队员早已淡出这一行业,但时装模特已经成为当下许多年轻人向往的职业。
如今,当年的时装表演队已经更名为模特儿经纪公司,仍然活跃在T型舞台上。有人作过统计,从1980年到现在,全国累计已有1200万人涉足时装模特这一职业。尽管现在很多人并不了解27年前第一支时装表演队的故事,但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年轻人首先登上了时装表演的舞台,我们才走出千篇一律的"蓝海洋",进入个性化的着装时代。小小时装表演队见证了中国人穿衣戴帽的历史,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历程,我们应该记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