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60载,大师道尽本帮菜奥秘;百年历史,本帮菜见证上海味道;
延伸您的视野,贴近您的生活,大家好,这里是《东视广角》。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中,旅游和美食成了不少人的享受。如今在上海,人们能够吃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的佳肴。但对于上海人来说,自己的家乡菜,也就是本帮菜依然有着独特的魅力。今天的广角关注,有一位本帮菜泰斗级的厨师,向您讲述上海家乡菜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9月21日,作为上海旅游节的一项活动,十位烹饪大师在上海老饭店制作了一系列经典的本帮菜,人称"乌参王"的上海老饭店总经理任德峰展示了他最拿手的"虾籽大乌参"。这道被视作上海本帮菜"头牌"的名菜,已经在上海风行了70多年。而把这道名菜传给任德峰的,是一位名叫李伯荣的老人。
这位正在上海老饭店的厨房忙碌着的老人,就是李伯荣。老人今年76岁,而他的师父,正是虾籽大乌参这道名菜的创制者杨和生。
李伯荣:烧好之后,你稍微动一动,它就会抖的,这是一个特点。另外,它主要调味品就是干的河虾籽。干的虾籽一个香味比较好,另外自然鲜味也比较好。两样东西配合在一起,再加上好汤,这个菜就与众不同了。这当时德兴馆就一举成名。
李伯荣说的德兴馆,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在上海老城区经营。这家饭店和上海老饭店、老正兴一道,共同构成了上海本帮菜的源头。像虾籽大乌参、八宝鸭、扣三丝、草头圈子等,最具代表性的特色菜,最早都是在这些饭店诞生的。李伯荣十四岁就进入德兴馆当学徒,和本帮菜打了60多年的交道。如今,他已经被公认为上海本帮菜的“泰斗”。
美食家江礼杨:他是本帮菜活到现在,还活着的祖师爷。年纪最大,资格最老,另外,对本帮菜的演绎最到位,而且还有可能创造了几个本帮菜的招牌菜。
美食家周彤:往往是积攒了好几代人的经验,他们本帮菜大师对材料,他们对本地人的口味习惯,这些都已经是了然于胸了。
如今,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李伯荣,每天仍会花不少时间,整理本帮菜的资料。这些文字,不仅有他本人60多年的记忆,也和他整个家族的历史密不可分。
李伯荣:从代数算起来,我爷爷一代,我父亲一代,我自己一代,我儿子一代,我孙子,两个孙子都吃这个饭,一共五代,都吃这个饭。如果要开句玩笑话,我们自己要开家店,集中在一起,都不要请厨师的,我们自己都可以解决。
上海本帮菜是随着上海开埠而逐渐形成的,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本帮菜起源于浦东三林人在上海老城区设的饭摊。这批本帮菜最早的从业人员,有一个特别的称呼,叫做“铲刀帮”。而李伯荣的爷爷,正是一名“铲刀帮”。
李伯荣:因为乡下都有大灶,一般要用铲刀的,所以叫铲刀帮。在农村它不是作为一种固定职业,就是有一批厨师,比如有十个或者六个,到人家过节,就是大众席,就是结婚过年的日子,或者人家办婚丧喜事的时候,去喊这批人。他们就帮这家人操办宴席。如果不在这个时候,他们还是种地什么的。
最早的上海本帮菜以价廉、味重、量足为鲜明特点。因为在那个时候,光顾本帮菜饭摊的,几乎全部是体力劳动者。在人们印象中,上海本帮菜“浓油赤酱”的特点,也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
美食家江礼杨:浓油赤酱为什么浓油?油水没有。劳动人民苦呀,油水没有,所以油要浓。油要多。赤酱什么道理?他汗流得多,要补充盐份。你盐加得多他不承认,酱油多他承认,红了他承认了。所以浓油赤酱就是这样形成的。
当时在饭摊上供应的,多是一些黄豆汤,咸肉百叶,肉丝豆腐羹这样的家常菜。而且考虑到下饭,几乎所有的菜都以汤水足为特色。
李伯荣:当时炒菜的盆子都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汤盆。就是歪盆。比如炒虾仁什么的,都半汤半水的,我们现在讲起来是煨菜。当时流行这种菜,我们现在上海地区现在不流行了。
这道菜名叫糟钵头,是上海老饭店的当家菜。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已经顺应了现代人口味,改造成清淡型了。但在100多年前,糟钵头,是本帮菜“浓油赤酱”最典型的代表。
李伯荣:这个糟钵头,将近200年前就有了。但200年的做法和现在的做法是不一样的。200年前,这其实是一个冷菜。糟钵头里面是什么东西呢?是猪内脏,全部是猪内脏。红烧以后,和酒酿糟,拌起来以后,这样吃的。然后放在钵头里面,所以叫糟钵头。
上个世纪30年代以后,像糟钵头这样的廉价菜,在本帮菜中所占比例,开始逐渐降低。因为在那个时候,本帮菜的顾客类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30年代的上海,由于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里逐渐形成了公司职员为主的新兴阶层,这个群体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上海本帮菜的发展方向。
李伯荣:这时候就出现了很多新的品种。大乌参就是当时新开发的品种。这是30年代的时候,因为有这批消费对象也在改变。虽然当时的德兴馆也供应劳动人民的菜,什么汤什么汤都有。但是另外一方面,比如当时洋行街有写字间,有写字间先生也有的。为了迎合这批消费者,开发了比较高档的菜。
李伯荣的父亲,当时是德兴馆的股东。随着生意的发展,这些最早的饭摊逐渐登堂入室,形成了规模较大的饭店。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被很多人称为“德兴馆少东家”的李伯荣,在14岁的时候,成为了德兴馆的小学徒。
李伯荣:我父亲本来就吃这个饭的,我对这个行业也有兴趣。本来家里两代我祖父,我父亲。我去学生意,我想也挺好。
美食家江礼扬:这是吃苦的活,你真的要做厨师,刀功,这炒功,灶台上的功夫,这都是吃苦的活。
李伯荣妻子:他以前可以做小开的,但你们什么活不做我来做,他捅烟囱都去做的,他是做出来的,他各行各业都很钻研。
在灶台这方寸之地,李伯荣厨师一干就是60个春秋。他从饭馆的小学徒,成长为中国特一级烹调师。那么,李伯荣的厨艺究竟是怎样不断进步的呢?
美食家周彤:我一开始也请教他,希望他能够倒给我很多好东西,其实不是的。点点滴滴,你在和他呆在一块的时候,观察他的每一个细节,真的大师能够在每一个细节里面,都做对。其实每一个徒弟都会做的。但是就是犯这样那样的小错误。所以总是做不到他那一步。
油爆虾,是大多数上海人都会做的家常菜,但是提起李伯荣做的油爆虾,大家都是赞不绝口。这道菜除了对火候的要求特别高,更妙的是要能使客人在品尝后,产生“回甘”的口感。
周彤:吃完了以后嘴里有一丝的甜味。这就很舒服,我们就叫尾。味道要有尾巴。能挂得住。这就需要对甜这个材料进行反复研究。甜这里面不光是糖,糖里面又分白糖,白糖里面又分砂糖和绵糖,还有冰糖,还有红糖,麦芽糖,很多种糖它都是甜,怎么来把握住恰到好处的甜,这就是大师对材料的理解。
上海解放那年,李伯荣刚满18岁,几十年来,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弘扬本帮菜的工作中。但是事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上海本帮菜的发展遇到了一个转折点。
这个50多岁的中年人名叫李明福,他正在做的菜,叫“扣三丝”。扣三丝是把烧熟的火腿丝、鸡脯丝和冬笋丝等,切成长短粗细都一样的“麻线丝”,然后再聚拢扣成一个优美的造型。这是上海本帮菜中,最考验刀功的一道。李明福,是李伯荣的大儿子,他也是一位特级厨师。有意思的是,他在刚刚步入社会时并不准备子承父业。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才从其他职业转做厨师的。
李明福:当时我是做文艺工作,在三林地区是做文艺宣传工作的。后来我们文化站办了一个餐厅,餐厅领导知道我们家里祖传是烧菜的,后来他们和我说,我们文化站里要开一个小吃的餐厅,你感兴趣吗?后来我说试试看吧。就这样开始弄起来了。
和李明福一样,上海老饭店的总经理任德峰也是在80年代初,正式成为了一名本帮菜厨师。在那个时候,本帮菜菜馆,依旧延续着昔日的喧嚣和繁荣。但任德峰却隐隐感觉到,本帮菜面临的危机。
任德峰:因为到日本也去过,我感觉到他们做出来的菜怎么没有油水的,菜的盆子上也没有油水的。而我们传统菜旺油旺灶,油水大,汤汁大,后来我就感觉到这些菜可能今后要走向淘汰的。
当时的本帮菜中,依旧有不少菜品选用动物内脏,用重油烹饪而成。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传统的本帮菜逐渐受到了市场的冷落。
任德峰:我们的菜从86年开始有个分界线了,慢慢地世界各地的人进入上海了。但是我们传统的本帮菜呢,应该说它的红烧比较多,可能比较适应比较老的一代顾客,但是不一定适应比较年轻的顾客。
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市场的作用,本帮菜经历了第二次较大的变化。面对顾客口味的改变,已经在本帮菜领域取得很高造诣的李伯荣,主动选择了“变”。
李伯荣:时代要发展的,你如果老是用老的品种,继承我们这代,老是继承下去,这是作为一种技术是可以用的,但是从品种方面你一定要发展。研究新的,吸收好的,比如新的原料,新的技术,一定要这样,才有发展前途。
糟煎银鳕鱼是李伯荣去年开发出来的新菜。银鳕鱼是最近几年,在上海出现的新的原料。而这道菜的做法,却是较为传统的:它先用香糟腌制两个小时,然后用少量的油煎熟而成。
李伯荣:一个仍旧有上海菜的特色,有糟香味,人家是不大用的。另外,食用比较方便,清清爽爽,不光中国人也适应,外国人也适应。
江礼扬:我佩服李大师就是这一点。他手艺这么好,他说一句话,没人能够反对他。
在今天的上海老饭店,传统本帮菜,在菜谱中所占的比例大概为20%,但它们的点单量却超过了80%。这或许说明,本帮菜经历了80年代的那场“危机”后,留存下来的菜肴保留了自身的地位。然而,在李伯荣看来,这些本帮菜能有生命力,关键还是一个“变”字。还是拿本帮菜的“头牌”虾籽大乌参来说,它和李伯荣师父当年创制的做法,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
任德峰:我不瞒大家说,我是用三种酱油做的,结合了我们上海的黄豆酱油,结合了日本的白酱油,也结合了香港的老抽酱油,三种酱油合起来做的一个菜,我感觉到组合在一起,我感觉到比我单一的放调料的酱油味道更好。
李伯荣:菜要做好,你这个厨师对这个菜的理解有多少,我们应该是对这个大乌参的理解比较透,比较深。所以也就做好了。
李伯荣退休后,除了经常回老饭店指导工作,闲暇时间经常会在家里弹琵琶。老人说,要做好一名厨师,一双手既要有力量,还要灵活,弹琵琶是个不错的锻炼方法。眼下,老人的大儿子,在浦东三林地区开了一家本帮菜饭馆;而他的大孙子在老饭店当厨师,目前也已经小有成就。从李伯荣的爷爷那辈起,李家已经有五代人和本帮菜结下了不解之缘。
周彤:这些菜再过好多年也许仍旧有人会点,因为它代表了某种上海的味道。
江礼扬:上海人消费的爱好,消费的观念实际上是喜新不厌旧,你各种新的菜,你包括以色列菜,土耳其菜他也会去接受,最后还是爱这一口。上海本帮菜,从小就是妈妈的味道。
在中国博大的餐饮文化中,本帮菜可能并不起眼。可它对于许多上海人来说,代表着一种妈妈的味道,更具有一种亲和力。有人说,美食仿佛是一张名片,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形象。今天李伯荣大师所讲述的本帮菜演变过程,不正是一个不断吸收,不断改进的过程。这,仿佛也是我们这座城市发展的一个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