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多媒体>>相关资料>>正文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字体: 【打印】
沪藏游攻略
2008年3月24日
 

  美国著名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中这样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瑞士一位权威隧道工程师看了昆仑山后也很果断地说:“穿越昆仑山的岩石和坚冰根本不可能。”昆仑犹如一道天堑,横亘在从青海进藏的道路上。
  
  1979年,青藏铁路在格尔木的南山口、昆仑山的山脚下戛然而止,断头就在这片由岩石和千年冻土组成的土地前。2001年,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重新破土动工,重燃起人们天堑变坦途的希望。
  
  神话中的昆仑,心驰神往
  
  沿着崭新的青藏铁路,直奔昆仑,心中萦绕不去的是它与中国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座浸染了神迹的昆仑山让人无限神往。
  
  传说中,在那个天崩地裂的时代,女娲历经千辛万苦,爬上昆仑山,用大火融化了山顶的五色宝石,补住西天的缺口,才挽救了天下苍生。而那美丽的“嫦娥奔月”也与昆仑山脱不了关系。当年,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从昆仑山上取回的仙丹,才翩然而去,直奔皎洁的明月,从此留下嫦娥独守广寒宫的千年凄美传说。为挽救夫君许仙的性命,白娘子飞赴昆仑山盗取仙草。在中国人心目中一个神通广大、呼风唤雨的老头也不能不提,他就是姜子牙。对于一个常人来说,姜子牙在昆仑山上呆的时间可以算是漫长,经过整整四十年的苦修,他才得以下昆仑支起那根没有鱼钩的鱼杆,演绎了一部千古流传的《封神榜》……
  
  这个传说中众神的居所可谓东方的“奥林匹斯山”、华夏文化的一处精神寄托。
  
  眼睛中的昆仑,荒凉苍茫
  
  但当我们进入昆仑山时,闯入眼帘的却是一座座光秃秃的山峰、一片片枯黄的盐碱地。想象中的昆仑,应是鸟语花香和圣洁的雪山之巅。
  
  昆仑山垭口离格尔木仅有160公里,地势却从海拔2800米直蹿到4767米。实际上,青藏线上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都是在簇拥的山川中穿行,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半点的攀爬。难怪这脉脉群山给前来考察的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留下的印象是:远看是座山,近看是片川。
  
  事实上,青藏铁路列车将以100公里的时速飞驰在千年冻土上。从格尔木火车站开出来130公里,就是海拔4160米的玉珠峰车站,可以看到巍巍昆仑最美的景观。5980米的玉虚峰和6178米的玉珠峰亭亭玉立,位于昆仑山口不远的东西两侧,这里终年银装素裹,云雾缭绕,形成闻名遐迩的昆仑六月雪奇观。
  
  铁轨下的昆仑,让人敬畏
  
  我们乘越野车爬上海拔4767米高的昆仑山垭口时,天突然下起了大雪。冰天雪地中,一群身影竟在昆仑山垭口的铁道旁忙碌。风雪中我们感到呼吸急促,寒冷逼人,但这群身影却在风雪中干得热火朝天。
  
  这是一支来自青海西宁的施工队,他们正在安装青藏铁路的散热装置。脸色黝黑的老杨戴着一副墨镜,是这里的小队长,一笑就露出满口的白牙。他早已对这里的倏忽风雪冰雹见怪不怪,“每个人来到这里都会害怕恶劣的气候和高原反应,但适应了就好了。”他们在这里待了2个多月,如今摆放在他们帐篷前的一罐罐氧气,几乎都成了摆设,但当初正是这些氧气罐,陪伴着他们度过了很多个头痛欲裂的黑夜。
  
  “当初也想到过放弃,但我们脚下都是千年来反复融化和冻结的冻土,在这样的地表上铺设铁路,稍有不慎,地基就会变形,甚至移位。所以我们安装的铁路散热装置很重要!”老杨从容地解说却道出了对这片土地的敬畏。
  
  在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专家咨询组组长张鲁新看来,在千年冻土上修建铁路更是一场关乎性命的博弈,所以倍需努力和谨慎。“在大部分的冻土地段,可采取片石路基结构、碎石护坡结构,同时采用热棒路基结构。对于极不稳定多年冻土地段,我们可采取以桥代路的工程结构。”在一次汇报会上,他几句看似简单的工程介绍,却是建立在40多年来为青藏铁路建设积累的1200多万个宝贵数据的基础上。
  
  当老杨这支施工队将一根根七八米长的散热棒深深砸进昆仑山那千年冻土时,地热正在一点点从昆仑山铁路的路基下挥发出来,千年冻土唯有恒古不化,崭新的青藏铁路也才能平稳地向前驶去。

 
 
    更多精彩视频


  
  精彩推荐
 2010全国两会专题
 迎世博倒计时100天
    嘉宾访谈
刘亚津
谢君豪
杨若兮
文艳
戚薇
沈人杰
高娅媛
爱乐团
杨蕾
王杨美子
马璐
倪琳
宋晓波
王立群
马瑞芳
    东视广角

合作伙伴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