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多媒体>>中间稿件>>正文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字体: 【打印】
[深度105·天下事]终极关怀
2007年3月13日
 
 
   
 
       
 

  【主持人李涛】
  今天我们要给您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个特殊病房的故事。这里收治的全都是身患绝症、濒临死亡的病人,然而,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他们并不孤单。一群群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用爱心陪伴着他们走完了最后的生命旅程。本期的《天下事》,让我们一起走进上海闸北区临汾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安宁病房。
  
  【字幕: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病房2007年3月1日清晨】
  
  (王桂英与护士长对话实况:
  王桂英:我最想得穿,他们问我为什么,一点没什么,蛮好,糊里糊涂过去嘛算数。
  护士长:早上眼睛一睁,就想又一天,我又过一天了,这次过年过了,你又长一岁了,今天早上眼睛睁开,想想今天想吃什么,叫你女儿烧点什么,想点高兴的事情。
  王桂英:我想吃的东西,想得来,下次要她烧什么给我吃,大排骨。)
  
  【解说】
  每天早上8点不到,护士长谢懿珍都会准时赶到病房。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和病人的聊天中开始的。
  (实况:护士长谢懿珍查房)
  
  【解说】
  安宁病房又被称为临终关怀病房,有40张床位,这里收治的都是被确诊为存活期在3个月之内的病人。安宁病房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再是治疗疾病,延长生命,而是通过疼痛控制和症状处理等办法来改善生命的质量,让这些即将到生命尽头的人们,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段路,平静地面对死亡。
  
  【采访护士长谢懿珍】
  普通医院,开一点医嘱,主要以治疗为主的。我们这里收的都是临终病人,要观察他的,身体不舒服的症状,用药的要求,这个也是一部分,另外还有主要的就是,心理上有什么恐惧。然后我们主要是给他解除这个心理上的恐惧,让他面对现实,接受现实。
  
  (王桂英实况:我不怕,我年龄也到了,八十几岁了,我不怕走这一条路。我说我也可以走了,这个病我看人家生过的,生到后来相当痛苦,我说晚走还不如早走。)
  
  【解说】
  正在和谢护士长说话的老人名叫王桂英,今年已经83岁了。几天前,癌症晚期的她被送到了安宁病房。
  
  (病房实况数秒)
  
  【解说】
  王阿婆膝下只有一个女儿,虽说女儿和女婿每天都会给她来送饭。但因为女儿的身体也不好,没法长时间地陪在老人身边。
  
  【病人王桂英】
  我子女太少了,陪我一会会时间,有什么陪头,子女多好呀,我又没有儿子(一样的呀,现在儿子和女婿一样的)。哎呀,有儿子有女婿到底热闹一点
  
  【主持人李涛】
  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安宁病房已经有12年的历史了,这里是许多绝症患者人生的最后一站。这里的医生告诉我们,病人到了这种时候,最希望得到的是关心,最害怕的是孤独。特别是像王阿婆这样子女长时间陪护有困难的病人,常常只能孤独地躺在病床上,等待着生命一分一秒地流逝,这份孤独和寂寞,又会有谁来分担呢?
  
  【字幕:2007年3月1日下午2点】
  
  (实况:徐阿姨,你报纸带来了吗?//带来了带来了。)
  
  【解说】
  今天又聚在李美珍家的,是她的六个姐妹。这是七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年纪最大的77岁,最小的也有60出头。每个星期总有一天,七姐妹会准备一些这样的剪报和小礼物,然后去临汾医院的安宁病房看望病人。
  
  (实况数秒)
  
  【解说】
  其实,这七位老人并不是真正的姐妹,安宁病房里也没有她们的亲友。不过,看着她们和王桂英之间的热乎劲,倒像是相识已久。
  
  (七姐妹与王桂英对话实况:你不要灰心,另外思想不要有负担。/我没负担。/你这样身体才会慢慢好起来。/我刚刚不是说嘛,你的病不要去想它,想点开心的高兴的事情,多想想,能吃就多吃点。/我现在吃得蛮多的。/阿姨啊,你看这个老妈妈很开心的,你思想要乐观点,不要去想病。/我不想病,我很乐观的。/对对,乐观的话,精神好,对身体有好处。)
  
  【解说】
  在整整7年前的2000年3月,七位老姐妹自发地成立了一个志愿者小组。每周一天,她们会来到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病房,陪病人读书读报,帮他们擦身剪指甲,风雨无阻。
  
  (实况数秒)
  
  【解说】
  李美珍今年已经75岁了,去年在一次车祸中被撞伤了左腿,现在腿里还有钢钉没取出来。这段时间刚好了一点,虽然走路还有些一瘸一拐,她还是坚持来到了安宁病房。
  
  【采访:李美珍(73岁)】
  没有报酬,我们经常来要摸钱出来,今天买东西,我们都要自己摸钱出来,比如说生日蛋糕、花,我们都一个人要摸几块钱呢!安慰他们,他们好好走了我们就有信心了,就得到安慰了,我们就高兴了。
  
  【解说】
  陪着病人说说话,聊聊天,七位乐观的老姐妹给病房带来了不少生气。不过,在七年前,她们刚刚开始决定走进这个特殊病房的时候,却遭遇到了很多困难。就说这位张高杏张阿姨吧,当初为了她参加志愿者小组的事,家里可是没少闹矛盾。
  
  【张高杏的丈夫马松柏】
  因为去和病人接触,这个病人不是一般的平平常常的病人,他们都是老了要过世的,都是癌症病人,所以不给她去。
  【张高杏的女儿马智萍】
  因为这个场景怎么说呢,因为她整天就是面对这种死亡的阴影。
  【张高杏的丈夫马松柏】
  假如传染过来怎么办,所以不肯给她去。
  
  【主持人李涛】
  唉,毕竟是去临终关怀病房啊,非亲非故,家里人有点忌讳也挺正常的。张阿姨跟我的同事说,当时家里是特别反对,自己心里也多少有点恐惧,有一段时间,她也挺犹豫的。不过在其他姐妹的再三鼓动下,张阿姨还是决定,先去看看这临终病房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她说,她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是1999年的5月份,她没告诉老伴和女儿,悄悄和其他三十几位街道里的老人,作为志愿者第一次走进了安宁病房。而她的这次擅自行动,招来了家人更强烈的反对。
  
  【张高杏的女儿马智萍】
  我们有段时间就是大吵,吵了之后就是我妈妈流眼泪了。//本身她就是刚开完刀,心情不是很好,身体不是很好,然后再是整天面对这种死亡的情景,生怕给她带来身体健康(影响),心理有负担,所以还是不同意。
  
  【解说】
  但自从第一次去过临终关怀病房后,张阿姨就坚定了做志愿者的决心,因为她看到的临终老人们太需要精神安慰了。这种重病中难耐的寂寞,让她想起了自己生病的时候。
  
  【张高杏】
  我在医院的时候,我就渴望最好有人来看我,没人看我的时候我就感到很孤单,就感到自己有一种说不出的不舒服,这种心情就让我亲身体会到临汾医院的病人也是这样,所以我就坚持下来了。
  
  【解说】
  七年中,原来的三十几位志愿者中,大多数人都由于各种原因陆续退出,只有这七位姐妹坚持了下来。七年里,她们先后送走了两三百位临终病人,她们的爱心故事也在这座城市里被广为传播。
  
  (真情实录颁奖实况数秒)
  
  【解说】
  如今,张阿姨的老伴也被她的执着感动了,不仅不再反对她参加临终关怀行动,还报名成为了七姐妹的候补队员。
  
  【张高杏的丈夫马松柏】
  我们也要走这条路的,不是说一生一世不走的。到一定年纪,人家会关心我们,我关心人家,人家也会关心我的,总归将来有这样一个好的回报。
  
  【主持人李涛】
  七年,不能说短暂,眼看着七姐妹的年岁也越来越大了,腿脚也一天不如一天灵便了,但她们却依然信守着这个不变的承诺。老阿姨们说,她们唯一期待的回报就是让临终病人能平静地体会人生的美好。不过,她们也总有跑不动的一天,到那时,这份充满爱心的工作又由谁来继续做下去呢?
  
  【字幕3月3日星期六下午2:00】
  
  徐秋芳老人今年89岁,身患癌症,在安宁病房已经住了三个多月了。尽管孝顺的女儿每天都守在母亲身边,但平时老人几乎从不开口说话。可一位年轻女孩的到来,却使得老人开心不已。
  
  (徐秋芳与婷婷对话实况:最喜欢婷婷了,婷婷经常来玩唉。/婷婷给你的小猪,小猪。/谢谢你哦。/不用谢。/小猪陪你睡觉,你睡得好吗?我昨天晚上做梦,梦到你的。/梦到我啊,真开心。/我梦到我在这边,跑来,你在睡觉,然后你把被子掀开来看我。)
  
  【解说】
  一旁的护工小马告诉记者,这个女孩叫婷婷,是一位大学生志愿者,几个月以来,婷婷经常过来看望徐秋芳老人。
  
  (对话实况:你上次要我带我妈妈来,我妈妈今天没来,在家里烧菜,今天元宵节。我给你看看我妈妈。/你妈妈一定很漂亮,像个女孩子,很漂亮。)
  
  【解说】
  说话的时候,徐阿婆手里一直拿着婷婷送给她的小金猪,怎么也不舍得放下。
  
  (对话实况:在这里多玩几天。/多玩几天啊,我睡在哪里啊?/跟我一起睡。/好的。)
  
  【解说】
  潘瑞婷,是复旦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她的家住在离医院很远的闵行区,可从去年八月份开始,每个双休日,她都会换乘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来看望这里的临终病人。
  
  【复旦大学大四学生潘瑞婷】
  我得到的是我自己享受的快乐,而不是说我硬要从她身上得到物质的东西或者说什么,因为这些最后一段日子的病人,她自己其实没有什么了,她就是有她一些精神,可以分享给你,有的时候她的坚强也会给你坚强,她的快乐也会给你带来更加多的快乐。
  
  【病人家属滕黛芝】
  (志愿者)每个礼拜来,她(母亲)很盼望的,有时候她(母亲)情绪不大好,我还刺激她呢,我说婷婷礼拜六要来了,你多吃点哦,吃得少,到时候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她会真的也多吃两口的,会的,她真的会一听到婷婷这个名字,自己都会来精神的,眼睛也会放光的,是有这种感觉的。
  
  【解说】
  临终关怀病房里病人真正的住院周期,绝大部分只有30到40天,而每位病人和志愿者通常也就能见上几次面。但即便如此,志愿者的到来,对于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还是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护士长谢懿珍】
  有很多人来关心他们(临终病人),应该来讲能得到一些安慰吧,然后他(志愿者)帮他们(临终病人)做些事情,他(临终病人)也觉得很感激他们(志愿者),他(临终病人)会觉得自己还没有被社会抛弃,能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支持。
  
  【解说】
  睡在徐秋芳老人对面床上的病人名叫龚惠英,是整个病区里最年轻的一位,今年刚刚60岁,是一位退休教师。去年夏天,龚惠英被确诊为左眼球黑色素恶性肿瘤,这是一种恶化进程极快的癌症。
  
  (黄士范为妻子梳头)
  
  【解说】
  龚惠英和老伴黄士范结婚35年了。两个人原先都在大西北的某兵工厂工作。在老黄和他的同事手里诞生出了中国第一颗氢弹,老黄和妻子也因此分别荣立了二等功和三等功。作为一生的骄傲,黄士范总会把立功证书带在身边。
  
  【采访丈夫黄士范】
  问:你心里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答:我希望她能够有一个奇迹出现,能够恢复到,即使没有原来那样,至少能够自理生活。
  问:如果奇迹出现了,你会做什么?
  答:我们要求不高,一个普通老百姓,只要平平安安过一生。//1537回老家,亲戚都走一走,玩一玩,各个亲戚都看看,就想有这个想法。
  
  
  【字幕3月3日星期六下午4:00】
  
  (实况数秒:)
  学生:龚老师还在吗?
  护士长:在在在,但是情况很不好,跟上次来的时候已经很不一样了。
  
  【解说】
  说话的女孩名叫王琛,之前她们已经来看过龚老师几次了,为了祝福龚老师,女孩们亲手做了一张新年贺卡,摆在了龚老师的床头。
  
  (实况:龚老师,龚老师。/学生又来看你了,学生又来看你了,看到她们了吗,是不是啊?//大学生来看你了,是不是啊,他们又来看你了,看到他们了吧,他们又来看你了。//龚老师跟我们讲她以前的学生,她很以她的学生为骄傲的,她带的学生都很好的。)
  
  【解说】
  护士说,龚老师刚刚经历过一次深度的昏迷,暂时丧失了辨别能力。然而在女孩们一遍遍的轻声呼唤下,龚老师却仿佛意识到了什么。
  
  【实况】
  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送给你,元宵节的时候也没什么好送的,来看看你,顺便送一幅画给你,你看得到吗?龚老师。她知道的。/有一点知道。/龚老师,她动了。
  
  【志愿者采访C】
  龚老师,每次去看她她都会哭的。她真的让我觉得是她的学生。
  
  【解说】
  其实,王琛她们并不是龚老师真正教过的学生,而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每个礼拜,他们都会自发地组织起来,来这里探望临终病人。
  
  【志愿者B】而且有些病你像到最后,他药物治疗已经不可以了,必须从心理上进行缓解,然后他们也许能延长他们生命。
  【志愿者戴良】
  人其实需要温暖,这个温暖从小到大都是需要的,临终一刹那,这种需要非常强烈。//关键是有人在做,有人在关照这个事情。/因为人与人之间并不那么冷漠,或许你跑到路上,陌生人不理你,但是你突然病了以后,你觉得,并不是那么冷冰冰的。
  
  【解说】
  目前,上海交大临终关怀志愿者协会已有成员近200人,其中交大的学生有近150人,现在还有越来越多的热心人,自发地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来。志愿者的温暖和关怀,为病人们在通向人生终点的道路上带来了一缕温暖的阳光。
  3月3日下午,在入院整整一个月后,龚老师平静地走了。
  
  【丈夫黄士范】
  不管怎么说,在这个世界上走了一次,不管怎么说,为国家为人民做了一点贡献,现在走,得到大家关怀,安安心心开开心心走,
  
  【女儿黄文博】
  我觉得这种方法相当好。其实在国内,应该很早就有这种方式,当然现在不是被所有世人接受,感觉好像你不去治就会去送死,但是我看下来,所有的病人,包括我母亲在内,我觉得他们过得很开心。
  【主持人李涛】
  这小小病房里发生的故事,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中国正在迅速地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差不多占了总人口的10%。到2050年,这个比例就会升高到30%。2006年,上海老龄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了近20%,这就是说,每5个上海人中就有1个60岁以上老人。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临终关怀的意义不言而喻。
  
  【解说】
  从1995年开设第一张临终关怀病床开始,12年来,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逐步摸索形成了医院提供医疗护理、志愿者参与心理疏导的临终关怀模式。
  
  【采访上海市卫生局基层卫生处处长孙晓明】
  我们已经将临汾的模式推广到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们接下来要向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社会举办的老年护理院,向有条件的家庭来拓展这些临终关怀的工作。
  
  【解说】
  孙处长告诉记者,接下来,上海卫生部门将和民政部门积极协商,由卫生部门派出医护人员指导,利用民政部门各类各级养老机构开展临终关怀服务,这一措施,将使老人们在生命终点得到更好的服务,更多的关爱。
  
  【采访上海市卫生局基层卫生处处长孙晓明】
  临终关怀也是建立我们这个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本,关怀人性的一个重要课题。
  
  【字幕+音乐】(摘自“上海临终关怀志愿者空间”)
  
  他们在向你诉说时,是对你最大的信任。——志愿者何祖耀
  
  语速尽量放慢,语调温和,眼神交流要注意,要常常对病人笑。——志愿者黄方心
  
  生命是一件易碎品,从老人身上看到了生命的价值。——志愿者冉昊
  
  【主持人李涛】
  生与死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死亡是生命必经的过程。临终病房的出现,是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体现。而无论是七年如一日的七位老姐妹,还是年轻的大学生们,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在传达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我想这种理念,恰恰是我们和谐社会的核心所在。生老病死,生固可喜,死亦有尊严,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有一间屋子,善待那些走到生命终点疲惫的旅人,让他们平静、坦然地面对死亡。

 
 来源:SMG 编辑:陈晔
 
    更多精彩视频


  
  精彩推荐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上图讲座
    嘉宾访谈
刘亚津
谢君豪
杨若兮
文艳
戚薇
沈人杰
高娅媛
爱乐团
杨蕾
王杨美子
马璐
倪琳
宋晓波
王立群
马瑞芳
    新闻透视

合作伙伴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