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到底下葬何处,十几天三种说法
近来,发掘曹操墓的喧嚣还没有过去,有关刘备墓的争议又接踵而至。今年的1月15日,四川彭山县莲花村的村民向国家文物局提交了一份申请,申请挖掘村里的刘备墓,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刘备到底下葬在何处就出现了三种说法,一是在彭山,二是在成都,三说是在奉节。
随后,与民间呼吁遥相呼应的是,彭山县有关部门又向社会发出"征集令":有奖征集与彭山县莲花坝村皇墓有关的文献、文物等资料。一时间,偏僻的彭山县一下子热闹起来,而有关刘备皇陵到底在何方的争议也不断升级。
彭山、成都、奉节轮番表态
在莲花坝村,刘备墓无人不晓。而在当地村民唐思甜看来,刘备墓是祖上留给这里的一份宝贵产业。唐思甜是彭山县义务的文物保管员,那份递交给国家文物局的申请书就是由他联合十几个村民完成的。
按照唐思甜的说法,皇坟左右两边分别有青龙山和黄龙山围绕,在两座山上,曾各有一口井,一口名为蓝睛井,一口名为凉水井,形成龙的两颗眼睛。两条龙形成的龙头正对着皇坟,再加上山上环绕皇坟的9座山峰,就像9片莲花花瓣,将皇坟簇拥在莲心的位置,形成"九龙回头望"。而在彭山县旅游局,也有人向记者证实了莲花坝皇坟的好风水之说。
刘备墓在彭山的说法,深深地刺痛了奉节人。1月26号,重庆奉节县的文史专家指责彭山炒作,并说依据史料记载,真正的刘备墓就在奉节县城的一座船厂下面。而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更是站出来表示:彭山和奉节的刘备墓之说都缺乏依据,位于成都武侯祠景区的汉昭烈陵才是真正的刘备墓。对于彭山和奉节的表态,武侯祠一改往日的沉默,他们不得不说。
史书汉砖的证据阻挡不住的浮躁
《三国志》由晋代陈寿编写,它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作者写作时严格取材,不妄加评论,因此多被后人推崇。
《三国志》记载:蜀汉昭烈皇帝刘备于公元223年四月二十四日死于现在的奉节县,五月,灵柩回到成都,八月,下葬于惠陵。
重庆奉节县认为:刘备死在天气比较潮热的季节,尸骨不可能保存太久,在当地下葬的可能性极大。但梅铮铮则从帝王哲学的角度分析了这种说法的不成立。
此外,梅铮铮认为,奉节当时地处蜀吴两国交战前线,蜀国大臣无论如何也不敢把刘备葬在当地。1987年,有媒体报道声称奉节发现了刘备墓,梅铮铮作为考察组成员特意前去查看。
而对于彭山县莲花坝皇坟就是刘备墓之说,梅铮铮更觉得不太可能。
但是,在彭山说的相关人士看来,既然成都与奉节的刘备墓都缺乏确凿的证据来佐证,就不能排除彭山刘备墓的可能性。
轮番的争执背后有着怎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