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多媒体>>最新节目>>正文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字体: 【打印】
[天下事]反家暴庇护中心为何无人问津?
2009年12月30日
 
 
 
 
  一个月之前的11月24日,也就是“世界反家庭暴力日”的前一天,庇护中心挂牌成立,这是完善上海家庭暴力干预救助网络的一个重要举措。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现在整整一个月过去了,庇护中心却是无人问津。

  张青雯说,庇护中心会为当事人提供一系列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服务,此外还会联系妇联、居委会干部到对方家庭进行调解,帮助受害者重返家庭。应该说,这里的条件很不错,但是庇护中心成立一个月以来,只是挂牌的时候热闹了一天,其它时间则门庭冷落。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为什么不愿意住到这里?

  实际上,庇护中心成立后,每天打电话前来咨询的人倒有不少。

  记者在众多前来咨询的电话记录中,联系到了一位深受家暴之苦的朱女士。43岁的朱女士长年遭受丈夫殴打,家人和街道、居委会曾多次调解,但都无济于事。

  难以忍受的朱女士也屡次提出过离婚,但却遭到丈夫更为恶劣的恐吓。

  朱女士说,丈夫打得很厉害的时候,自己生怕出危险,也想过要到庇护中心去寻求帮助,但是却被告知还需要一系列证明材料,没有这些证明材料,她就不能入住庇护中心。

  按照相关规定,要入住庇护中心,受害者需持当地派出所出具的报警证明和本人身份证明材料,分别向其居住地街道或镇的妇联和老龄办提出书面申请。简单点说,第一,受害者必须要有报警记录;第二,受害者必须要到当地的街道、居委会之类的部门开具遭受家暴的证明。

  这些规定为什么会成为家暴受害者入住庇护中心的阻碍呢?

  当前这个规定是经过妇联、民政等部门多次商讨后制定的,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相关手续。

  但是,对于一些受害者来说,在实际运作中,却感到顾虑重重。

  朱女士说,虽然被丈夫殴打是家常便饭,但还是不太想弄到报警这一步。即使报了警,还要到街道开证明,那样她的隐私就容易曝光在别人面前,这是她更加无法面对的。

  朱女士的想法和顾虑在市民中很有代表性。很多人认为,现有的规定既繁琐,又不太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一位经常受理家庭暴力案件的民警也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因为绝大多数家暴受害者都不想真正闹到警方或街道。

  严重家暴事件时有发生。

  一方面很多人深受家暴之苦,另一方面像庇护中心这样政府提供的救助资源,却又处于闲置的状态。

  今年,上海又发生了多起后果严重、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家庭暴力事件。2009年10月10号,家住上海宝山区的4岁男孩张建,被自己的亲生父亲活活打死。

  而随即发生的一起悲剧更令人震惊。2009年11月11日,在上海杨浦区仁德路的某个小区内,34岁的白领周某在掐死了妻子之后跳楼身亡,留下了一个年仅20个月大的男孩。事发前一天晚,周某与妻子在家中发生了激烈冲突,周围邻居两次报警,夫妻俩在凌晨被民警带往派出所做了笔录,后经劝说回家。不料,几个小时后就发生了惨剧。

  正因为如此多触目惊心的家庭暴力事件存在,所以上海近年来致力于完善家庭暴力干预救助网络,上海市反家庭暴力庇护救助中心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如何使庇护中心不再空转,为冲突双方提供“缓冲”?

 
 来源:SMG 编辑:吴胜南
 
    更多精彩视频


  
  精彩推荐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上图讲座
    嘉宾访谈
刘亚津
谢君豪
杨若兮
文艳
戚薇
沈人杰
高娅媛
爱乐团
杨蕾
王杨美子
马璐
倪琳
宋晓波
王立群
马瑞芳
    新闻透视

合作伙伴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