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条新闻突然火爆网络,说的是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的尹六窑村有这么一条规定,全体村民划分为五个等级,在分配土地补偿款以及享受集体福利的时候,要按划分的等级进行分配,而且这种等级是可以父传子子传孙,世世代代世袭下去的。“等级制”“世袭制”这些原本已经十分遥远的字眼,触动了公众的神经。那么,尹六窑村为什么会有这种让人无法理喻的怪象呢?
奇怪做法延续十多年
在包头市九原区尹六窑村,每一个村民居然都被划分了等级。不久前,处于第二等级的村民郝庭亮向媒体举报了村里人分五个等级的现状。
这种等级制度引起村民们极大的不满,闻讯赶回来的举报人郝庭亮说,村民们按来到尹六窑村时间的先后,划分为一到五个等级,这一奇怪的做法已经延续了十多年。
尹六窑村究竟为什么要将村民分为不同等级呢?
村委会支书靳有根解释说,实行村民等级制度,主要是为了村里集体利益的分配。
靳有根说,尹六窑村的等级分配制度始于1995年,当时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村里带来了第一笔征占地补偿款。这笔钱到底怎么分,属于村里的自治事项,为此村民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的表决结果就是——按等级分。1963年之前落户的为"老户",定为一等,1963年之后落户的则为"新户",并按顺序再细分成二到五等,这就是尹六窑村村民分五个等级的由来。但是,这种做法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在等级分配制度订立之初,因为当时可供分配的钱款总量不多,矛盾还不算激烈,但近几年来,矛盾越来越大了……
16栋新住宅楼引发新争议
2007年,村委会用土地补偿金兴建了16栋总共约6万多平方米的住宅楼,给将来失地后的村民们居住,并承诺人人有份。
可是,根据这份在村委会门口贴出的分配方案,虽然每个村民可以拿到同等的面积,但一等以下的村民却要按各自的比例缴纳一笔房款才能入住。也就是说,一等村民不用掏钱白住,而一等以下的村民,则要分别补交15%到50%不等的房款。
于是,村里的新户老户各执一词,争吵不时出现,整个村庄也因为等级制而被划分成了不同的世界。
等级制究竟是否合法?
村支书再三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7条规定,村民大会所作的决定,如果得到过半数与会者的赞成,就算通过。在尹六窑村,老户与新户的人数是2:1。因此每次决定分配方案时,老户的票数总是占绝对优势。但是,这种少数服从多数,难道就是合理的么?
尹六窑村按等级分配利益的新闻见诸媒体之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人们没有想到,在21世纪的今天,还会存在划分等级甚至利益世袭这样的怪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