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弄堂游戏闹 如今弹珠睡鱼缸
2014年8月5日 15:27
往日的上海弄堂,除了嘎讪胡的各家姆妈,最热闹的声音莫过于孩子们聚作一堆玩耍时的嬉笑声。翻刮片、造房子、滚铁圈、跳橡皮筋,花样多得日日翻新。而这里面人气最高,特别是让男孩子痴迷的,则是打弹子。一粒小小的三花弹,出纲、打洞各有诀窍,玩得最溜的就会被小伙伴捧作“弹王”。各中乐趣,让不少自小玩过来的人回忆起来仍是乐不可支。倒是显得一旁的孙辈兴趣了了,不解这弄堂游戏的趣味。
小屠一放暑假,便被外公陈老伯从电脑前拽下了楼,蹲在社区小花园里玩起了“打弹子”的游戏。只见陈老伯弯下腰,伸出一只手拿住弹珠,中指朝里、食指向外,然后用这两根手指配合大拇指的指节骨这么一夹,校准位置后再用大拇指用力向外一拨,只听“砰”地一声,弹珠便朝着其他珠子直射出去。这看着简单,小屠上手却是回回弹空,引得一旁的老爷子们纷纷出手支援。
现场的老爷子打趣说,这些在以前的男孩堆里都是“不传之秘”。因为打弹子输了的人可是要上交自己的弹珠给赢家的,大家都互相盯着对方手里的存货呢。
但男孩子赢弹子也是自己的原则,一般不欺负新手。那时候弹珠也有等级,除个头大小外也分花样,嵌彩花的最贵,三色彩条的最常见,而奶油乌弹子最便宜。所以有经验的玩家只要瞅一眼对方手里的装备,便能大致掂出对手的斤两。
打弹子在当时还被开发出了很多不同玩法。如在地上挖五个坑,谁先打完五个洞,就变老虎,然后老虎打着谁,便能把谁的弹珠吃掉。但由于弄堂里泥地少,“打老虎洞”后来被更简单的出纲玩法替代。玩家在地上画一条边界线,以在同点砸球落地远近的方式决定出场顺序,比赛时打得最远而又不出界的就是赢家,可以拿下屁股后面的弹珠。这种玩法风靡一时,升级弹珠成为当时不少男孩子零花钱的大头。
从放养到如今独生子女养得金贵,从弄堂到现在铁门铁窗鲜少来往,弄堂游戏的嬉闹声也伴随着这些外在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消失。也不禁让人遗憾,不知何时能再玩起这些弄堂游戏,重温幼时的天真童趣与坊间的热闹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