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秋雨愁煞人 调节情绪是关键
2013年9月25日 14:40
我们常说“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分过后,白昼渐短、夜晚渐长,又常伴随风起叶落和绵绵秋雨,人们易触发凄凉、孤独之感,产生悲秋的情绪,致使精神不振。医生建议,进行适当锻炼,多与人交流,注意培养自己的乐观情绪,收敛心神,可预防秋愁、秋悲。
中医认为,秋季正处于阴阳相接的过渡阶段,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涨。加之秋季干燥,人的津液也会减少,多发燥气,情绪容易波动,中医称“秋主燥令”。医生建议,应以平常心对待天气变化,做到早睡早起,因为秋季是人身体“阴精收藏”的时候,早些睡觉才能顺应阴精的收藏,而早点起床则可顺应阳气的舒长。
医生解释,秋风秋雨易使人忧愁,不完全是心理原因,也有一定生理原因。因为大脑底部的松果体能分泌褪黑激素,可以诱人睡眠,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欢。夏天由于阳光充足,这种激素分泌较少。入秋后日照减少,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减少,细胞兴奋性降低,人就会情绪低沉,感觉疲惫。因此要加强日照和光照,人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可调动情绪,增强兴奋性。此外,如果感到情绪不佳,不妨抽时间外出走走,或者进行适当体育锻炼,或者找朋友聊天、听一些舒缓的音乐,都可以缓解抑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