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节地葬模式遇冷 上海现"公墓危机"
2014年4月8日 16:40
编辑:张文权 树岭
每年的清明节,总有一个话题会引起社会的关注,那就是墓园土地问题。根据上海市民政局的统计,上海可用作墓地的土地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而且情况一年比一年严重,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仅剩2000亩左右,来看记者报道。
闵行颛桥寝园是上海市民政局殡葬服务中心下属的一个小型公墓单位,去年11月初,推出了65个墓位向市场销售,让墓园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有市民半夜12点就开车到颛桥寝园守候,开门不到半天,65座墓位全部一售而空。而在浦东长桥山庄墓园,虽然离市中心比较远、用地也是极为紧张,该墓园建于1993年,占地面积150亩左右,目前已经开发了125亩,剩余的25亩预计在15年后将全部耗尽。
民政部2013年发布的《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指出,全国每年死亡约800万人,这个数字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而全国大部分省份的现有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报告指出,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都出现墓地紧缺状况,有些城市开始限售墓位,就拿上海为例,目前80岁以上老人越来越多,死亡人口逐年递增,2013年达到12万,而全市公墓土地年消耗近120亩,供不应求局面已经形成。
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预计,上海44处墓园平均还可以用15年左右。面对越来越少的土地,上海民政局殡葬部门联合各大墓园推出了树葬、深埋、海葬、花坛葬、壁葬等多种节地葬模式,但这些方式很难改变市民“入土为安”的观念。上海上海长桥山庄墓园推出了“海上名居”壁葬方式,从外表看是一面墙体,1.5亩地总共有30多面墙,每面墙体可以安放近百只骨灰盒,但销售情况并不乐观。3年销售下来,只卖出10%的墓穴,前景堪忧。同样,墓园也开发了花坛葬,花坛的边沿刻有10多个人的名字。这种安葬方式和传统不同,逝者的骨灰装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骨灰坛中,深埋于地面下,每个墓穴占地面积很小,1平方米可安葬10多个人。价格比普通的墓穴便宜一半以上,但销量也不尽人意。
根据民政部的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城市公益性公墓将满足公民逝后的基本安葬需求。民政部还在积极推动出台修订后的《殡葬管理条例》,采取减免费用或奖励补贴方式,鼓励公众选择生态安葬。而上海相关的鼓励节地措施近年也启动研究制定,海葬先行一步试点。
海葬先行一步试点以后,选择海葬方式的市民多了很多,目前已经占到所有安葬者的20%左右,而对树葬、深埋、花坛葬、壁葬等多种节地葬模式的比例还不高,很多经营性墓园负责人建议,是否政府也可给予一定的补贴,真正缓解土地资源紧张问题。
专家呼吁,除了政府推出鼓励措施以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市民能够转变观念。传统的观念需要改变,没有必要选择高价的大墓穴。还是那句话,厚养薄葬,孝顺与否体现在长辈在世时的关怀和过世后的思念,而不是体现在墓穴是否大而豪华。
闵行颛桥寝园是上海市民政局殡葬服务中心下属的一个小型公墓单位,去年11月初,推出了65个墓位向市场销售,让墓园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有市民半夜12点就开车到颛桥寝园守候,开门不到半天,65座墓位全部一售而空。而在浦东长桥山庄墓园,虽然离市中心比较远、用地也是极为紧张,该墓园建于1993年,占地面积150亩左右,目前已经开发了125亩,剩余的25亩预计在15年后将全部耗尽。
民政部2013年发布的《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指出,全国每年死亡约800万人,这个数字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而全国大部分省份的现有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报告指出,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都出现墓地紧缺状况,有些城市开始限售墓位,就拿上海为例,目前80岁以上老人越来越多,死亡人口逐年递增,2013年达到12万,而全市公墓土地年消耗近120亩,供不应求局面已经形成。
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预计,上海44处墓园平均还可以用15年左右。面对越来越少的土地,上海民政局殡葬部门联合各大墓园推出了树葬、深埋、海葬、花坛葬、壁葬等多种节地葬模式,但这些方式很难改变市民“入土为安”的观念。上海上海长桥山庄墓园推出了“海上名居”壁葬方式,从外表看是一面墙体,1.5亩地总共有30多面墙,每面墙体可以安放近百只骨灰盒,但销售情况并不乐观。3年销售下来,只卖出10%的墓穴,前景堪忧。同样,墓园也开发了花坛葬,花坛的边沿刻有10多个人的名字。这种安葬方式和传统不同,逝者的骨灰装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骨灰坛中,深埋于地面下,每个墓穴占地面积很小,1平方米可安葬10多个人。价格比普通的墓穴便宜一半以上,但销量也不尽人意。
根据民政部的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城市公益性公墓将满足公民逝后的基本安葬需求。民政部还在积极推动出台修订后的《殡葬管理条例》,采取减免费用或奖励补贴方式,鼓励公众选择生态安葬。而上海相关的鼓励节地措施近年也启动研究制定,海葬先行一步试点。
海葬先行一步试点以后,选择海葬方式的市民多了很多,目前已经占到所有安葬者的20%左右,而对树葬、深埋、花坛葬、壁葬等多种节地葬模式的比例还不高,很多经营性墓园负责人建议,是否政府也可给予一定的补贴,真正缓解土地资源紧张问题。
专家呼吁,除了政府推出鼓励措施以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市民能够转变观念。传统的观念需要改变,没有必要选择高价的大墓穴。还是那句话,厚养薄葬,孝顺与否体现在长辈在世时的关怀和过世后的思念,而不是体现在墓穴是否大而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