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专题: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作家莫言获颁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演讲:因母亲成为讲故事的人

  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莫言的演讲主题是“讲故事的人”,以回忆去世的母亲开始。

莫言出席诺奖新闻发布会

  当地时间12月6日中午,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亮相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在瑞典学院出席诺奖得主新闻发布会。

诺贝尔奖得主莫言携《蛙》做客东方网

  10月11日,我国作家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此前,2009年12月10日,莫言曾携作品《蛙》做客东方网,谈其作品的魔幻与现实,并在名人墙上留下了亲笔签名。

更 多最新新闻

中国作家莫言获颁诺贝尔文学奖

  北京时间12月11日凌晨,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隆重举行。0点16分许,中国作家莫言正式领取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希望打破"诺奖魔咒"

  12月6日中午12时,中国作家莫言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以前是,得奖以后也是。他希望可以打破诺奖魔咒,创作出更好作品。

莫言笑称用诺贝尔奖的奖金在京买房

  最近炒的沸沸洋洋的中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此次,莫言将获得大约人民币750万元的奖金,这么多奖金怎么花?莫言给出了答案:北京买房。

莫言荣获诺奖 作品被抢购一空

  中国当代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各大电商图书频道中的莫言作品均成为畅销品,福州路上的上海书城、大众书局等实体书店中的莫言图书同样面临“脱销”。

更 多莫言东方网访谈

长篇作品《蛙》聚焦中国生育问题

[嘉宾莫言]:这个小说的主角是一位妇科医生,几十年来接生的孩子有几万名。在北方有一种蛙崇拜,青蛙崇拜的遗迹至今在很多民间艺术里面都有表现。“蛙”跟“娃”,跟女娲的“娲”是同音字,象征生育、信仰、儿童。

为啥我能写出那么残酷的现实

[嘉宾莫言]:越是善良的人对残忍的事情越敏感,一个杀猪的人看到鲜血不会颤抖的,一个心硬如铁的人在战场上杀死无数敌人的人,也不会因为小小的事情流眼泪。恰好是生活当中软弱的时候,对恶的东西最敏感。

我是个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家

[嘉宾莫言]:我很难给自己确定一个风格,有的人说我是泥沙俱下,也有人说我喜欢残酷,喜欢写秀。我觉得仅仅看到我作品当中的一些侧面,我认为我还是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家,第一是关注现实,第二是忠实于现实。

我写作时要封闭自己

[嘉宾莫言]:一个作家的生活跟大部分人的生活是一样的,有的作家可能都是看书写作,有的作家很少坐在书桌前,到处奔波,写的时候一下写完。我是后面那型的,我要写的话把自己封闭起来,一气呵成,我不习惯断断续续的。

更 多莫言获奖

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已公布,中国作家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成为首位获此奖的中国作家。海外华文媒体对此非常关注,发表多篇文章。舆论普遍认为,莫言获奖实至名归。

莫言将获得约750万元人民币奖金

  当地时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受经济危机影响,本年度获奖者将获得8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50万元)奖金,颁奖仪式定于12月10日在瑞典举行。

莫言在高密举行发布会 谈获奖感想

  获奖后,莫言在其老家山东高密举行了简短的记者发布会。谈到自己获诺贝尔奖的感想时,莫言谦虚地表示,全世界有很多优秀的作家,没想到自己能获奖。
  

莫言:会尽快从热闹喧嚣中出来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11日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奖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对今后创作的一种巨大鞭策,自己要尽快从当前的热闹与喧嚣中走出来。

更 多莫言在上海书展

莫言回忆少时读书 谈孩子教育等

  对莫言来说,阅读“既是愉快的事情,也是痛苦的事情。阅读好书肯定是愉快的体验,阅读不愿意读、但是又必须读的书是很痛苦的事情。阅读好书肯定是愉快的体验,阅读不愿意读、但是又必须读的书是很痛苦的事情。”

莫言谈书架:书架上只有百余本经典

  莫言认为其实真不需要那么多书,只要有100多本经典就完全能满足读书需要,“大部分作家都是在为少数作家做铺垫,在烘托他们,在抬高他们,在激励他们。所以,我存在的价值就是激励在座的这几位作家努力写作。”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