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评弹的新发展:年轻管理团队的互联网+众筹推广

来源:东方网

编辑:陈晔

发布:2015-12-25 15:27:17

  

    编者按: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给戏曲艺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春天。2015年7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2015年5月,上海也出台《关于推进上海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根本上靠改革,出路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政策保障体系,不断增强文艺院团自身“造血”功能和发展活力。国有院团改革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在全国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上海的文艺院团也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最好契机。2015年10月起,东方网推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上海文艺院团改革系列访谈”,邀请上海各大文艺院团负责人畅谈改革发展与创新推动。

    2015年11月10日,上海评弹团团长秦建国、党支部副书记赵倩倩做客东方网嘉宾聊天室。年近退休的团长搭配86年的党支部副书记,看似两代人的搭档,却也使人联想到评弹这门“老”艺术,不断展示出新的面貌。

  当“老”评弹艺术遇上新时期的互联网+

  评弹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在四百多年前的明代,苏州地区已经有说书活动,明清两朝,弹词、评话盛行。评弹发展至今,仍然是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进入互联网时代,上海评弹团也开始了自己的互联网+之路,无论是在微信上还是广播类APP上,都能看到和听到上海评弹团的新作品。

  对于上海评弹团团长秦建国来说,评弹和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也是自己不断再学习的过程。“评弹加互联网,这是年轻一代们的想法,我这个人兴趣广泛,也不太保守,因为自己也从年轻过来,还是保持着学生的状态。我能够接受新生事物。但毕竟年龄跟他们有差异,要让我很投入、很精通做这个事情,我们这个年龄段跟他们的差距是比较明显的。所以我说你们来自由地做,没问题。”“传统文化要接触当今社会,要跟现在社会主力的这拨年轻人有广泛接触和交流。我说只要对评弹艺术的传播有好处的,你们都可以去弄。在这个前提下,只要把这个事情想明白,每个人都会抓住机遇。这是你们的优势,我们团里有一拨年轻人,从演出角度来说,他们是舞台上的演员,舞台下面还要广泛推销自己,把自己的艺术传播给大众,也需要很多现代化的手段。我想,他们在这方面比我们强,比我们做得更好。”

  当国民女神题材遇上众筹新模式

  2015年8月,上海评弹团酝酿三年的新作——原创中篇评弹《林徽因》正式启动,而这个项目最引人瞩目的众筹新模式也对外公布。秦建国坦言,林徽因最近在网络上很火,本就是一个题材上的新尝试,而把众筹引入艺术生产,这对于上海评弹团来说,是“破天荒的一件事情”。

  “评弹从我们本身来说,是一个很个体化的小生产者形式,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就可以开一个演出场子,完全不需要依靠别人。但是自从60年前上海评弹团把这批艺人集中起来,回过头来想想对上海的文化,或者说评弹艺术来说,产生什么大的作用?我想,首先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发展推波助澜,起到很大的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以前艺人为生活而奔波,但成立国家剧团以后,他们都成了艺术大家,留下了非常经典、非常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评弹走到今天,基本上在欣赏一些老艺术家给我们留下的遗产。但从我们这一辈来说,怎么把艺术发扬光大,特别是经济特别发达的当下,我们怎么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一些手段来改变现状,改善这样的生态环境。培养人才也好、剧目创作也好,这些之后还要引进营销、市场的概念。众筹也是如此,和金融挂钩,和大众参与度结合。深层次来说,这个众筹还是概念方面的意思多一点,作为现代社会传统文化的参与者,一个评弹人怎么和当今非常国际化的大环境融合?众筹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产生的。”

  “从经济角度来说,众筹就是大家一起来办成一件事情。但是文化产品是需要通过这样的概念化运作,来产生辐射性的影响,否则你走来走去,都走不去自己的圈子。如果众筹做得好,通过宣传、通过运作可以扩大界面,跳出原来比较小的圈子,让各行各业的有识之士来关注你、支持你,通过他们的影响力,通过他们放射性的传播会有更大一批人关心你、关注你。我想我们传统文化也需要这样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可以做得好,我们可能会走得更远,我们的影响力,我们的受众、粉丝等,会大大扩展。评弹是小制作,即便是《林徽因》,算了一下不会超过100万,大概在50万-80万之间,对当今社会特别是上海这样的发达地区,这个钱是很少的。但如果做好了,辐射、影响、关注度可能对我们这个剧种、对传统文化,对整个上海文化团体会有非常大的意义。”

  当团队建设遇上85后支部书记

  作为86年出生的上海评弹团党支部副书记,赵倩倩对评弹艺术可谓情有独钟。赵倩倩说,小时候第一次接触评弹,最吸引她的是女士旗袍,演员穿上之后看上去很美。再后来慢慢欣赏这个语言,再听里面的内容。来到上海评弹团工作之后,发现身边其实有很多喜爱评弹的人,把新鲜血液带入这门古老艺术,也成为她内心的使命和追求。评弹年轻化,首先就是要进行团队建设。对此,赵倩倩谦虚表示,“任重道远”。

  “学习是终身的任务,从刚开始接触到现在,对评弹这门艺术的理解,我已经在加深,但越往里走,越觉得有更多的东西需要了解,包括外围的社会背景,包括一些书目、艺人、还有背后各种各样相关文化都要了解,其实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

  “前面提到了传承或者说队伍建设,这一点非常重要。上海评弹团为什么在这个行业当中一直受到这么高度的瞩目,有一个示范引领的作用,因为这个团非常不一样,有自己很明显的风格在里面,我们的演员,上台以后坐在那里的姿势、弹乐器的方式、出口的东西,听众马上可以说这是上海团的。在这些演员身上可以看到一代一代艺人传承的影子在那里。所以现在传承仍是很重要的,要一代一代把技艺传承下来。”

  “我作为书记,还有特别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传承上海评弹团的精神宝藏,老一辈艺术家们是如何学艺术的,如何在自己的实践当中不断地磨练,要把这些团史当中的精华、老艺人从艺经历的宝贵经验传给现在的年轻演员。今年夏季做集训时,我也提出,我们团里演员三分之二是40岁以下,90后已经占到一半左右,团队建设要强调的一点就是热爱这个行业。为什么热爱?有两点:一个是艺术本身吸引人,还有一种就是老前辈身上留下的精神力量。这也是我们做工作时特别要注意的,要重新把团史当中好的部分挖掘出来,了解老一辈艺术家怎么发奋努力,怎么找到艺术当中的成长经历,这些动人的故事要逐渐发掘、整理好留给年轻的演员,这一点也是今后我工作的方向。”

  评弹经过400多年的发展,面对互联网+时代,上海评弹团也登上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打开了一扇面向世界和年轻人的窗口。团长秦建国表示,自从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传统艺术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无论从经济保障、从政策的落实、从方方面面的配套设施等来看,上海做得非常好。我们就更没有理由不把这个事情做好,没有理由不传承好这个传统艺术。国家这么大的支持力度,我们不作为会很愧疚,我们要为评弹艺术,为国家,做点什么。我们做得很开心、很自愿,相信以后传统文化,我们的评弹艺术,都会有一个崭新的局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