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的话】
2017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东方网、上海人大网联合推出视频访谈节目《网议人代会》,邀请市人大代表与网友在线交流,搭建网友与代表沟通交流的平台,展现代表风采,倾听网友呼声。
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先。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所有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生产环节不透明,监管清查易反复。治理“餐桌污染”为何如此之难?“舌尖上的安全”该如何守护?面对复杂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看与会代表如何建言献策。
2017年1月18日13:00-13:30,上海来伊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永雷代表以及上海市食品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一支队队长刘震华代表将走进东方网两会直播间,就“网络订餐时代,食品安全怎么管”的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东方网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由东方网在2017上海“两会”现场为您带来的在线视频访谈节目“网议人代会”,我是主持人徐筠惠。食品安全是上海2017年的重点整治项目,今天上午市人大代表围绕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草案进行审议,审议现场情况怎么样?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保障食品安全。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到两位与食品安全话题相关的代表。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嘉宾:上海市食品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一支队队长刘震华代表、上海来伊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永雷代表。
非常高兴邀请到两位代表探讨这个话题。我们知道上海正在创建国家级的食品安全城市,进一步规范网络订餐服务、疏导管理无证小餐饮这些新老问题都是上海今年食品安全方面的重点工作,请问刘代表,您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者、执法者怎样看待严管食品安全的意义?
刘震华:我感觉从我的体会来看,食品安全的严管要求是党中央、国务院,包括习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厉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其实2015年的时候新的食品安全法的出台与本次上海的《安全条例》的制定,为严格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法律的保障。结合上海超大型城市的食品安全监管的实际,上海的监管部门将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与上海市的《安全条例》,落实4个最严、强化监管措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源头监管,从源头上落实最严的市场准入,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二是实行最严格的监管,从市场准入到全程追溯,事中事后的监管,突出问题导向,开展专项整治,解决老百姓反映比较突出的无证无照的食品经营以及网络食品经营的安全方面突出问题。三是要加强行政执法的机制,确保监管部门解决突发问题。
主持人:食品安全是民生大事,和食品相关的问题没有小问题,如果每天吃的东西都不能让我们放心,那我们追求的幸福生活在哪里?施代表,您是来伊份的董事长您知道食品安全对于企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与此同时,对食品安全严格把控也意味着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有了更多的限制,有了更高的标准。您怎样看待接下来的新规,对于食品生产经营领域带来的变化?
施永雷:感谢主持人,刚刚刘队长介绍了目前食品条例制定的环境,从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级政府,我们人大代表,都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今天通过人大常委会三次会议,包括本次人代会即将表决的“条例”的通过。从目前来看这部“条例”确实是我们从业者来看是最严厉的一部法例,如果通过的话,对从业者来说有了非常严厉的环境,从执法者来说又有了执法的依据。如果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上海的食品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空间。作为从业者来说也要严格按照食品条例的标准执行,严格依靠条例让消费者吃的方便。
主持人:对于食品安全话题,无论是监督执法者还是食品生产经营者都有很多话说。同时,这和老百姓的生活关联太多了,所以这个问题必须要听一下广大市民怎么看。在节目开始之前也做了一段街访,让我们通过一段短片了解一下。
刘代表,大家说的多实在,提到监管问题的时候说,行政执法部门都管不了,老百姓怎么管,要管都抓起来,要不然怎么管。说明几个问题,大家对于不安全的食品深恶杜绝,对于监督执法有很强的期待但也有些无奈。对于网络订餐的形式监督和执法难度在哪里?新规有没有关注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刘震华:以前我们对网络食品安全还没有那么关注,这两年食品发展的迅猛程度也是监管部门必须直面的问题,网络食品的发展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这个机遇是从社会共治的角度来看,通过社会共治管理网络食品。我们监管部门在这次审议地方安全条例时候也做了一些考虑,包括地方条例当中对网络食品也有相关的规定。在草案的审议当中,明确了网络食品第三方服务平台首先要有一个责任。第一个责任就是要备案制,网络第三方平台的提供者要向监管部门做一个备案制度,在经营之前要向监管部门报备。第二个,对入网经营者有监督审查和核定信息的责任,要将自己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入网经营者的情况要在网上进行公示。第三个,“条例”也细化网络交易平台的管理责任,对入网经营者有抽样检验的责任,也增设了入网标准和食品安全的责任,等等这些对第三方平台和入网经营者,作为网络的两大类主体都明确了双方的责任。第四个,提出了网络食品配送的卫生管理要求。网络食品在运输、配送环节要符合《食品安全法》和地方条例相关的卫生要求,也是对网络食品监管方面做了明确。
另外,在“条例”草案当中提出了社会共治的问题,食药监局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前期和饿了么公司,包括美团公司都建立了信息对接系统,将老百姓消费者对商铺,对网上商店的点评信息,作为监管的依据之一。监管部门今后有了“条例”草案具体条款规定,对这些信息进行比对,对老百姓反映比较集中的商铺作为线索来源,体现了监管部门的创新的监管手段。
主持人:像在淘宝上购物有买家秀这样,这样的评价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也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不知道施代表有没有网络订餐的经历,街坊当中说使用订餐的人多数考虑方便,不使用是担心食品安全,还有用过订餐服务之后,看到实体店觉得不能订了。如果您网络订餐会有一些顾虑吗?
施永雷:我觉得网络订餐是一种消费需求,从这次“食品条例”的制定,也充分考虑了这种需求的存在。需求在的话,关键在于问题如何解决。我们从业者来说,如何来制定一些规范,平台又如何制定一些监管,监管者又如何介入到管理当中。让我们有一个安全的环境,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主持人:从监督执法方面强化了第三方责任,而对于第三方平台来说也应该有意识和理念,主动配合高标准、严要求。除了网络订餐之外,还有一个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要问题,就是小餐饮的管理。上海街头藏着不少的弄堂美食,比如说房屋产权问题、环境影响问题等等,办不出证照处境比较尴尬,比如说去年的阿大葱油饼等等。刘代表您在执法当中一定遇到类似的问题不少,您认为如何既保证食品安全,又保留城市的烟火气息?
刘震华:媒体在前一阶段报道过相关的案例,从这些情况来看,监管部门在日常检查当中也看到了这些问题。所以,在这次“条例”草案修订当中对这些小餐饮管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上海市“条例”在修订当中根据《食品安全法》上位数的规定,法律范围内本着从严治理的要求,主要是分类施策、疏堵结合、严控增量,明确对于无证生产经营的治理要求。一方面体现严的要求,对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行为一律予以取缔。另一方面,在严管基础上提出了疏堵的方法,根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需要和小餐饮服务提供者探索备案纳管的方式,实行分类管理,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里面提到对于50平方米的小餐饮店,既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其次目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商不能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但食品经营的环境可以达到“条例”草案所规定的要求,这些小餐饮监管部门在前期试点做一些探索,把这些企业作为备案纳管的方式来进一步规范,纳入到监管视线之内,确保老百姓对于食品的需求,以及对食品经营条件持续的关注和控制。
主持人:您讲的这几点刚好就可以谈到本次“食安条例”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具备一定条件的小型餐饮进行临时备案,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接下来这个问题问一下从业者代表,特别想听一下您说一下,对于“一定条件”,应该是怎样的条件,对于能够纳入备案制管理的小餐饮店应该设置怎样的门槛呢?因为备案制不等于说对他没有什么管理,放任自由。
施永雷:因为小的餐饮从辐射面来说,一般小餐饮店的辐射面在一个街道,辐射面不是太大。从目前的量来说,要求配备的规模不需要特别大,但具备什么样的条件?首先就是食品安全的保障。保障有两方面,一个是原料,一个是生产环境。原料目前来说,现在《食品法》已经规定了,要有各项记录,现在这些记录作为小的餐饮店也具备记录的能力。环境就是最大的比较差异,一般的小餐饮地方小,但具备上下水整洁工作、消毒工作都完备,规模小一点也可以达到食品安全的可控,这种备案是可以让小的餐饮店服务附近的街区老百姓。
主持人:确实这个问题在“条例”制定层面也充分的考虑了,比如说制定了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对这些问题都有详细的考量。本次“食安条例”当中尤其强调事中事后监管,对我来说好像是比较专业的说法,我们不太了解事中事后监管到底管什么?请刘代表解释一下,里面到底有什么样的内涵?
刘震华:事中事后监管,从相关的“条例”理解,一个是全程监管,一个是获得行业许可之后全程监管,对经营过程的全面监管的理解。以前监管部门更加强调的是,是不是取得行政许可的资质。现在我们把监管的重点放在取得行政许可资质之后是不是能够持续保持食品安全的条件、食品安全的卫生状况,作为今后监管的重点。如果动态管理上达不到食品安全要求,我们会给予更加严厉的处罚,这就是所谓的事中事后监管。
主持人:取得资质是一方面,也不排除有商家取得资质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食品经营当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我们会发现,对于小餐饮实行备案制管理,对于大中型餐饮店管理越来越凸显互联网特色。比如说推行了明厨亮灶工程,还有进行后厨的直播。施代表,如果您外出就餐看到这样的后厨直播有什么评价?会不会让您对这家餐饮店的卫生情况更有信心呢?
施永雷:从目前看到上海食药监局在推动一些具备实力的企业采用透明工程,我认为任何一个经营者越透明,让消费者越放心。目前是希望一部分具备实力的企业推动这项让老百姓放心的工作,非常好。前两天去了一个餐饮店看了这个工程,我看了整个设备,看了透明的信息,不单单是透明了厨房,还对用的原料信息都有,让老百姓非常放心。我非常乐意看到很多的企业使用这样的方式,让大家放心去消费。当然有些企业因为各种情况还做不到,但建议对原料来源工作做好,对人员的整洁工作要做好,我们也会放心去消费了。
刘震华:从目前监管的情况来看,我了解了一下,上海到目前为止有3000多家餐馆和食堂实现了明厨亮灶,这是我们监管手段当中倡导企业怎么更加完善监管,更加完善食品生产经营的行为。反映出社会共治的一块内容,通过明厨亮灶让市民可以了解生产的环境、生产的状况,有没有什么问题。而且通过明厨亮灶的建议,从监管部门来说,也可以通过老百姓的感受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监管。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社会共治。
主持人:作为普通的消费者特别想提点建议,比如说明厨亮灶工程当中,不仅希望看到后厨情况,还希望看到这家餐厅的营业执照、许可证、从业人员的健康证信息,甚至也希望是不是有些端口可以进行点评、投诉,让我们参与监督,一方面是社会共治,另一方面也必须要重视群防群治的力量,我们共同去维护食品安全的责任。
我们知道上海推行食品安全的最严标准,不少规定相较国家标准都是定格进行,要想落实到位监管责任重大。面对食品安全的种种新老问题,监管部门如何在新规之下为老百姓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呢?
刘震华:怎么从监管的角度让老百姓满意呢?从这些年安全监管工作来说,一个是形势的变化,和老百姓的期盼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个问题不能回避,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期望值很高。我们监管部门怎么根据老百姓的需求,根据老百姓的意愿作为监管的目标,让老百姓满意。当然上海市委、市政府也在考虑有一个食品安全的行动方案。在这里面也体现了社会共治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我觉得让老百姓满意,让食品安全问题得到很大的前进,除了这次《食品安全条例》草案的审议,从上位法,从立法的角度解决监管上的一些问题。
第二个,还要加强对食品经营场所、食品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采取一些比较创新的方式加强监管。我们在监管当中,包括在立法上也没有回避上海食品问题上的一些老问题,例如无证无照经营,这是这么多年来上海比较难解决的一些问题。不管从立法上,从政府的监督角度都是坚持问题导向,没有回避这些问题,作为咱们食品条例当中重点考虑的一个现象。
“条例”草案也看到网络食品这样的新情况,它的迅猛发展也会带来很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在立法上也做了一些具体、很详细的规定,包括对第三方的服务平台,对入网经营者这两大类经营主体,从立法上也反映了以网络管网络,比我们监管部门直接管网络更具备优势。这也是创制性的条款,对于今后怎么样更好的抓好食品安全提供了方法。
主持人:真正让市民吃得放心,要监管有力,还要市民参与、形成社会共治的氛围,非常重要的一点离不开广大餐饮从业者自觉守法,主动维护好我们的生产经营环境。施代表,您认为餐饮经营企业要如何真正的做良心商家,自觉维护好的环境,自觉保障食品安全?
施永雷:首先,我们制定了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律法规,让我们遵守好法律法规。第二,再好的法律法规还有漏缺的地方,希望我们从业者要有责任心,要有好的道德氛围,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要制定企业最严的标准,让团队和餐饮人员严格执行好企业标准,真正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全。
主持人:再次感谢两位代表能够作客到节目当中,也真心希望通过社会各方的努力真正让广大市民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再次感谢两位代表,也感谢广大网友对节目给予的关注,本场节目就结束了,谢谢大家,再见!
栏目介绍
主持人
徐筠惠
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愿做有温度的主持人、有情感的倾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