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市涉及养老护理员职业资质培训的机构一年的培训总人数不足10万人,其中还包括除养老护理员外的其他资质培训人数,按上海部分和严重失能老年人占比14.2%计算,如何满足失能老年人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高需求,是更为紧迫、急需面对的难题。
“这就需要多方面强化护理队伍人员建设”,周瑜认为,首当其冲,要大力发挥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系统的主要作用,进一步重视培养社区康复医疗人才,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专业人员、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提高薪酬待遇缓解人员流失。“另一方面,要注重对专业技能型护理人才的培养。”周瑜建议,要在大中专及本科院校增设老年护理专业,完善相关职业教育和培训机制。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护理人才的缺失在郊区尤为突出”,周瑜告诉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与市郊养老机构相比,养老护理人员更倾向于向市区靠拢,交通便利、生活环境更好、薪酬待遇更高是他们的主要考虑。周瑜建议,要改变养老机构“市区一床难求,郊区空空荡荡”的现状,应该在政策对郊区有所倾斜,鼓励更多养老专业人员向郊区转移。
“长照服务实实在在解决了家属和老年人最急切的需求,但从现阶段看,目前提供的服务内容都属于生活照顾的基本项目,缺乏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养老服务,特别缺乏社区中轻度、中度失能失智老人的康复服务”。周瑜解释,调研中他们了解到,接受护理服务的老年人、家庭,在选择护理服务项目时,因为对护理项目理解不足,对身体本身健康需求知识不足,又因日常生活项目价低,频次需求高,多以日常生活项目为主。
周瑜认为,对于一个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险种而言,服务项目的设置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她建议,要增加护理内容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尤其要增加康复服务项目的比重,满足轻、中度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的需求。同时提出,要支持社区长照信息系统、长照辅具和住房无障碍改造,开发建设社区医疗护理服务信息化平台。
“上海作为全国首批开展长护险试点的15个城市之一,要有改革创新精神”,周瑜认为,上海的长护险试点应当从执行机制、专业性服务上有所突破,从而为相关制度在全国的推行起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