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滚 动

原 创

东东出品

代表连线

独家直播

申城违规吸烟半年率降30.7% 控烟新规为何“见效快”

  申城违规吸烟发生率由21.5%下降为14.9%,下降了30.7%,新版《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后,交出首份半年期答卷。结果显示,条例执行半年来上海控烟成效显著。新条例的执行为何“见效快”?能否行稳致远?市人大代表、市健康促进协会会长李忠阳认为,科学立法是高效执法的前提,“无烟上海”建设仍在路上。[详细内容]  [查看往期]

我有话说往期回顾
  今年3月1日,被坊间称为“最严控烟令”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修正案正式实施。来自市健促委的数据显示,《条例》实施半年以来,申城所有场所违规吸烟发生率由21.5%下降为14.9%,下降了30.7%。修正案实施前的法定禁烟场所违规吸烟发生率下降了44.7%;修正案实施前的非法定禁烟场所违规吸烟发生率亦下降了41.3%。

  

  吸烟行为面广量大,且无时无地不在发生,而控烟执法力量相当有限,如何管住随时随地燃起的烟头?这是条例立法时不少人的担忧。

  对此,李忠阳认为,控烟条例执行成果显著,与公众控烟意识日益增强息息相关。控烟执法,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也离不开社会群防共治。

  相关监测显示,新条例执行后,禁烟场所对违规吸烟行为劝阻的比例达到64.8%,比2016年上升了24.8个百分点。同时,禁烟场所工作人员和拦截受访人员对《条例》的知晓率分别为94.9%和88.3%,较2016年分别上升7.3个和10.6个百分点,公共场所禁烟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由于媒体的大力宣传,市民对条例的知晓率明显上升,劝阻率提升,相关投诉举报也呈现大幅增长。通过市民投诉,我们能够更加明确地掌握工作重点”,李忠阳透露,目前,控烟相关投诉由12345市民热线进行“一门式”受理并转处,该热线受市政府直接领导,对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各区政府的受理处置情况给予考核。市健促办通过定期和12345热线管理办公室沟通信息,开展对投诉大数据的分析,协调加强对控烟热点难点的监管。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得知,哪些场所投诉高发,这些场所就是我们重点监管的对象,将相应地加大检查频次”,李忠阳同时指出,执法部门还强化了行业管理部门和场所“控烟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充分发挥他们在控烟中的管理作用。

  查阅《条例》,控烟相关监管部门并不少,涉及卫生、教育、文广影视等近10家部门。“九龙治水”式的多头执法模式能否管好一支烟?这成为条例实施前不少人的困惑。

  “很多人觉得多头管理,就意味着无人管理,势必成为一种劣势。其实,只要机制顺畅,劣势可以转变成优势”,李忠阳指出,成立专业控烟执法队伍,由一家部门“独揽”控烟大权,虽然管理指向明确,但由于资源有限,无法做到广覆盖。而“谁家孩子谁家抱”的多头执法方式,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执法资源,通过垂直管理,做到明确属地责任,从而使执法力量更下沉。

  据悉,《条例》正式生效实施前,各区健促办即研究制定了详细的执法方案,利用有限的执法资源对重点商圈、楼宇、人流密集型场所进行执法规划,确保天天有执法、处处广覆盖。

  条例实施以来,各监管执法部门依据行业特点,分别研究制定了系统内的执法排片表,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如卫生监督部门根据扩大的管辖区域特点,集中力量检查了一批商业办公区域;文化执法部门采取“兵分多路”、“错时执法”的方式,对宾馆、娱乐场所及电影院、艺术馆、社区文化场所等进行分时分批执法检查;市场监管部门通过专项整治,以错时检查、突击检查、“回头看”等方式,确保行动有效、到位;公安部门则对全市所有网吧进行了全面排查,特别加大对网吧区域重点时段的检查力度、并辅以突击检查的手段,加强对网吧控烟舆情的监控和应对。机场和铁路管理部门也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双管齐下,在做好对来往旅客控烟劝导的同时加强了对内部工作人员和各类驻场单位的控烟管理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