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滚 动

原 创

东东出品

代表连线

独家直播

参观博物馆还是走马观花?博物馆教育让博物馆成为“课堂”

  暑期去哪儿?参观博物馆成了不少人的热门选择。单从上海博物馆近期举行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就可以看出人们的热情有多高。虽然热情很高,但是大多数人的参观只是走马观花。如何让人们在博物馆能看出名堂、看出内容,进而获得一定的教育?上海各家博物馆应该如何发挥其教育功能呢?[详细内容]  [查看往期]

我有话说往期回顾
  上海的博物馆资源丰富,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海全市共有博物馆、纪念馆和陈列馆125座。以上海常住人口计算,大约每20万人拥有1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家博物馆主题各异的展览每年都会吸引全国各地的人们参观、学习。每到暑期,博物馆就成了青少年丰富课外知识,培养兴趣爱好的首选。
  从参观者角度来讲,公众的成熟度对于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也是至关重要的。

  “成熟度里有一个是好的参观习惯,比如国外特别是欧美博物馆很少有不文明现象。还有教育理念也很重要。”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提出过多的要求,这种做法,顾洁燕认为是不可取的,“这种做法我觉得不太有利于促进良性循环。其实教育应该可以做到更加自由。我们在培养公众在博物馆的意识,或者让他进入某一个专业领域,培养他终身兴趣的一把钥匙,不应该是非常功利性的。”在顾洁燕看来,博物馆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地培养。

  顾洁燕表示,在暑期,博物馆都会安排一些活动,这些活动会通过网站、公众号发布,带孩子参观的家长可以留意这方面的信息,“大家早做准备,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参观活动安排得更加丰富。”

  顾洁燕还建议,有心的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本子,让孩子把参观过程中感兴趣的内容画下来,记录下来,“我觉得可能比拍照更有纪念意义,同时更有学习的意味。”

   在博物馆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下,为了有效整合全市文博教育资源,满足公众多方位、多层次的需求,2016年9月,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等11家科普场馆成立了“自然联盟”。联盟以“博物致知、守望自然”为宗旨,目前已开展了一系列学习、交流、培训、实践等活动。

  2017年5月“上海市博物馆教育联盟”成立,全市11家博物馆加入联盟,包括国家级博物馆、区县博物馆、行业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今后,教育联盟还将积极吸收新成员,扩大联盟的规模和影响力。

  上海博物馆教育走在全国前列,如何实现教育功能的进一步提升?“包括家庭、科研院所、媒体、企业等,要把这些整合起来,成为一个科学传播的共同体,就像化学反应一样,整合起来,这个过程会更快,效果也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