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滚 动

原 创

东东出品

代表连线

独家直播

中小学教室空气污染如何治理?人大代表建议上海制定地方法规

  雾霾肆虐,面对空气环境污染,幼儿园、中小学教室是否需要安装净化器是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相对于成年人来说,空气污染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加明显,那么本市中小学教室空气污染情况如何?怎样治理空气污染问题?市人大代表,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研究所所长黄晨表示教室空气污染情况复杂,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制定教室空气管理法律性文件,让学校在教室空气管理方面变被动为主动。[详细内容] [查看往期]

我有话说往期回顾
  有数据显示,目前即使在南方地区,中小学教室的PM2.5也超过了目前室外一级标准35微克每立方米的3倍。如何防范雾霾对教室空气的影响,已经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黄晨代表认为仅仅关注雾霾还远远不够,教室空气污染其实更多地来源于二氧化碳超标。有实测发现中小学教室60分钟的课堂时间,二氧化碳的浓度可达到3000ppm,是目前标准1500ppm的2倍。黄晨告诉记者,二氧化碳超标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种种潜在的污染源对青少年的健康和学习造成危害,本市中小学教室空气环境令人担忧。既然情况严峻,那么学校方面是否已主动采取措施应对?黄晨告诉记者,她了解到,大多数学校在教室空气管理方面仍然是空白,“现在没人管理,有的学校从良心角度进行管理”。

  市人大代表吴晓童曾对此专门做过调查,她发现大部分学校在雾霾严重超标的时候,会停止学生课外活动,学生在教室里允许带口罩,但是在配备净化设施方面,公立中小学基本没有任何净化设备,学校也基本不接受家长捐赠的净化设备;私立学校中则有许多配备了净化器或者新风设备,同时也接受家长的捐赠。这一状况在幼儿园也同样存在。

  出于管理经费的支出以及安全问题的考虑,是否统一在中小学教室安装净化器目前还未取得全社会的共识。

  中小学教室究竟要不要安装净化设施?黄晨代表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我们现在都在关注要不要装净化器、新风器,实际上如果有了一个管理的条例,规定教室必须低于多少浓度,就不是装不装的问题了,现在学校这一块完全是被动的,如果有了管理条例,学校就是主动的。”

  教室空气质量的管理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黄晨代表认为要给学生一个安全、洁净的教室环境,依靠舆论的力量,即使学校同意安装净化器或者新风设备,也是被动接受,仍然不能让校方主动承担起对教室空气环境管理的职责。

  如何让校方主动承担起管理的职责?在黄晨代表看来,目前涉及中小学教室空气环境的标准很多,但是缺少依标准执法的法律性文件,从另一方面来看已有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对上海市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做出有效规定。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于2011年5月1日施行,然而该细则主要针对公共场所,不包括教室在内。此外,同年市政府颁布的《上海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是针对具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室内环境卫生管理法则。

  “条例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忽略了一点,我们南方地区教室、幼儿园大多数是没有空调的,而且即使有空调也是家庭壁挂式的,也不是集中空调系统,所以不在目前已有的管理条例管辖的范围内,是一个盲区。”为此黄晨代表建议针对本市学校教室的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她认为目前本市制定相关法规的时机已经成熟,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室内环境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也可以给本市的立法工作提供借鉴。

  制定相关法规可以根本改变目前本市中小学教室空气环境处于管理空白的境况,然而法规的制定并非一蹴而就,在此之前,黄晨代表建议为缓解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教室内可以安装新风机,并在此基础上安装净化器降低PM2.5指数。对于室内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她表示校方可以在开学前进行检测,开学后使用带净化的新风机,这样可以大大改观教室的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