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涝积水为何频发?叶明认为,自然河道大面积消失、排水管网设计标准滞后等原因叠加,导致目前排水防涝基础设施薄弱。据统计,近100年间,上海的自然河道消失了近90%。
海绵城市主要是围绕雨水的“渗、滞、蓄、净、用、排”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整个城市的防汛能力,同时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其背后,是城市“蓄水”与“排水”相得益彰的自由呼吸吐纳体系——也就是形象的“海绵体”。
“对上海而言,构建海绵城市,首先需要拓展蓄水空间,重构城市水系网络,增加开挖人工湖”,叶明透露,为了降低城市“看海”几率,上海拟在苏州河下方开建地下深层蓄排水系统,“相当于在苏州河下方挖一条暗河,使苏州河变深,建成后能够解决很大一部分排水问题。该项目目前处于论证阶段”。
“不仅是水道的重建,海绵城市的建设更是一种全方位的探索”,叶明强调,就犹如一块海绵上有许许多多的小孔,建造海绵城市,就是要让城市的各个空间都能成为蓄水、排水的容器。“比如,涵养湿地湖泊;比如,增加绿化面积,并在绿化周边开挖小池塘,比如在城市露天广场、运动场边建导流明渠,在人行道变设置排水明沟,以及建造透水路面等。此外,也可利用房顶、地下蓄水池等滞留雨水。
既然问题的症结在于“开流”不够,那是否能够着力扩张城市管网,通过增加排水管道数量、加大管径,提高上海的排水能力?
“提高标准对于新开发地区比较简单,已建成区域则极度耗时耗力。几乎每条路下面都埋着达不到标准的旧管道。而且,从现状看,目前上海地下空间已十分拥挤,几乎没有容纳更粗管道的空间了”。
也因此,构建能够随处蓄水、排水的海绵城市,成为各大城市建设的当务之急。
据了解,上海已成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已由住建委牵头,会同市发展改革、规土、水务等部门共同制定出台了推进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并选择了浦东临港地区、松江南部新城、普陀桃浦地区等开展试点。根据规划目标,未来这些区域内80%的降雨量将被调蓄和吸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