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滚 动

原 创

东东出品

新闻饭泡粥

独家直播

“城市看海”怎么破? 上海拟开建地下“苏州河”

  今年中秋,一场暴雨让上海部分地区又进入“看海模式”。而此类情景,近年来已在全国多个城市频繁上演。一句“一到雨季就看海”,是揶揄,更是民众的无奈与期盼。也因此,“海绵城市”成为热词。建设海绵城市,意味着城市基础设施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重塑?这一新兴概念,能否真正破解“看海”难题?[详细内容] [查看往期]

我有话说参与调查
  住建部的一份调研显示,2008年到2010年,全国共有62%的城市发生过内涝,有137座城市发生过3次以上内涝。在所有发生过内涝的城市中,8成经历过积水深度超过50厘米的内涝。

  城市内涝积水为何频发?叶明认为,自然河道大面积消失、排水管网设计标准滞后等原因叠加,导致目前排水防涝基础设施薄弱。据统计,近100年间,上海的自然河道消失了近90%。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法。

  海绵城市主要是围绕雨水的“渗、滞、蓄、净、用、排”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整个城市的防汛能力,同时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其背后,是城市“蓄水”与“排水”相得益彰的自由呼吸吐纳体系——也就是形象的“海绵体”。

  “对上海而言,构建海绵城市,首先需要拓展蓄水空间,重构城市水系网络,增加开挖人工湖”,叶明透露,为了降低城市“看海”几率,上海拟在苏州河下方开建地下深层蓄排水系统,“相当于在苏州河下方挖一条暗河,使苏州河变深,建成后能够解决很大一部分排水问题。该项目目前处于论证阶段”。

  “不仅是水道的重建,海绵城市的建设更是一种全方位的探索”,叶明强调,就犹如一块海绵上有许许多多的小孔,建造海绵城市,就是要让城市的各个空间都能成为蓄水、排水的容器。“比如,涵养湿地湖泊;比如,增加绿化面积,并在绿化周边开挖小池塘,比如在城市露天广场、运动场边建导流明渠,在人行道变设置排水明沟,以及建造透水路面等。此外,也可利用房顶、地下蓄水池等滞留雨水。

  在自然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同时,城市的排水管网建设标准却未及时跟上。据了解,目前上海的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大部分为一年一遇,中心城区部分地区为三年一遇。“标准的制定通常是根据既有经验,在这些标准制定当初,上海的自然环境尚能消化滞留雨水。然而,在天然的排水渠道锐减的背景下,仍旧沿用原来的标准去规划城市,必然会遭遇‘排水难’问题”,叶明表示。

  既然问题的症结在于“开流”不够,那是否能够着力扩张城市管网,通过增加排水管道数量、加大管径,提高上海的排水能力?

  “提高标准对于新开发地区比较简单,已建成区域则极度耗时耗力。几乎每条路下面都埋着达不到标准的旧管道。而且,从现状看,目前上海地下空间已十分拥挤,几乎没有容纳更粗管道的空间了”。

  也因此,构建能够随处蓄水、排水的海绵城市,成为各大城市建设的当务之急。

  据了解,上海已成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已由住建委牵头,会同市发展改革、规土、水务等部门共同制定出台了推进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并选择了浦东临港地区、松江南部新城、普陀桃浦地区等开展试点。根据规划目标,未来这些区域内80%的降雨量将被调蓄和吸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