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滚 动

原 创

东东出品

新闻饭泡粥

独家直播

25%——上海制造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为了加快推进本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6月22日,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情况的报告。上海的制造业应该向什么方向转型?转型中需要突破的瓶颈是什么?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哪里?持续两个多小时的审议,委员和代表们争相发言。[详细内容] [查看往期]

我有话说参与调查
  海鸥牌照相机、永久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英雄牌钢笔.....这些曾经让国人争相拥有并引以为豪的产品,曾经代表着品质和潮流。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上海制造当之无愧在全国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然而,从本世纪初开始,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国内外需求下行、供给侧改革以及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等因素影响,上海制造业的比重持续下滑。
  一方面企业转型需要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还要人才的支撑。审议中多位代表和委员提到如何吸引、留住创新人才的问题。市人大《关于本市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企业反映最强烈的是用工成本上升、技术工人难招难留的问题。问卷调查显示,有49.6%企业认为缺乏高端人才和技术工人是转型的最主要困难。

  施雷代表认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不是资金,不是土地,不是资源,而是人才。“大家都知道,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就是有希望,所以能不能吸引年轻人到上海。而我们的企业,我们是IT企业,年轻人都纷纷的离开上海。”施雷表示很多人因为住房问题离开了上海。“我们的985,211学校理科生不到上海的话,上海是什么呢,服务业里面来到的很多,都是一些高中,高中以下学历的。我们要关注未来企业家的土壤,我觉得很优秀的毕业生,移民会带来更多的创造力。”

  多数企业主动进行转型升级的意愿并不强烈。有问卷调查显示,有多达43%的企业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视为首要瓶颈因素,61%的企业认为市场风险过大是转型升级的最大困难。“很多传统的中小型企业根本没有转型的能力。”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马新生认为,上海制造业目前整体竞争力在下降,面大量广的传统中小型制造企业仍然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目前仍然只能做一些配套,来料加工,来样加工和服务型的生产。这些企业缺乏核心的技术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缺少研发的力量,很难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那么在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处于培育期,传统优势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的时期,如何帮助传统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表示,政府设立了一个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项目来支持企业发展。近两年累计安排转型资金1.23亿。此外在专精特新方面也在研究如何鼓励创新。目前已经认定专精特新企业123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