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滚 动

原 创

东东出品

新闻饭泡粥

独家直播

“救护车难叫,等待时间长”怎么破? 沪立法解难题

  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底,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近414万,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之首。伴随着老龄化的是对于急救医疗资源的需求。然而目前上海急救工作面临不少困难,救护车难叫、等待时间长、部分医院急诊科人满为患,社会急救“不敢救、不会救”现象普遍。日前被称为“好人法”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草案》,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一审。条例规定了救护车的优先权通行权等相关内容。 [详细内容]

我有话说参与调查
  来自上海市卫计委的信息显示,目前全市院前急救机构包括一个市急救中心和九个区县急救中心,2014年急救业务量为64.2万车次;全市设有急诊科室的医疗机构107家,2014年提供急诊服务1500多万人次。而与之相对的是,目前上海拥有救护车668辆(中心城区287辆、郊区县381辆),救护车配置水平为每4万人一辆救护车,与国际先进城市的配备水平差距明显。
  街头老人摔倒扶不扶?有人突发疾病救不救?不救,良心不安;救,又怕出现纠纷导致“好心没好报”。针对此类问题的争议由来已久,社会各界呼吁“急救立法”的声音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曾几何时,“该出手时就出手”是中国人高度认可的道德观念,就是因为近些年来存在法律盲区,导致了一些让人心冷齿寒的个案,才让许多人为了“自保”不得 不收起热情,披上了一层“冷漠”的“保护色”。我们不能不高度警惕,若是这样的现象和思潮持续下去,焉知不会让国人传承几千年的“仁义”精神成为历史?倘 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真的成了公认的潜规则,那无疑是中国人最大的悲哀。[阅读全文]

  据悉,今年除《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草案》的起草外,由市政府牵头、15个委办局参与的医疗急救调研课题也做了大量调研工作。田建广表示,在调研中发现,配备足够数量的救护车有助于切实解决市民“叫车难”的问题,也可以有效改变“车晚到”的现象。

  另据了解,“十三五末”2020年前,上海市急救车辆有望达到平均每3万人一辆,同时不断提升急救车辆的性能,配置能够适应院前急救服务的高强度、高能耗、高出车频率需要的车型;并加强急救车辆精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实行急救车辆标志、标号、内部装置配置格局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