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滚 动

原 创

东东出品

代表连线

独家直播

越先进的标准越能代表“上海标准”?有些基础性标准也很重要

  不久前,《上海市标准化条例(修订草案)》表决通过。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本次修订的一大亮点是建立“上海标准”评价制度。“上海标准”代表了怎样一种水平?在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之外推行“上海标准”的意义是什么?[详细内容]   [查看往期]

我有话说往期回顾
  标准化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多年来上海标准化工作得到大力发展。据统计,本市地方标准总数近1000项,每年制修订约100项,多项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并在节能降耗、一网通办等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区级标准、长三角协作等领域取得较大进展,对提升产品质量、便利经贸往来、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自强委员表示,“我们有国家标准,这个产品如果符合国家标准,它在上海就可以卖。但是‘上海标准’由于技术创新或者是技术革新,有它独特的技术,它做出来这个产品,它的技术标准要高于国家标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领先的标准,这种质量的提升恰恰是有意义的。

  阎祖强委员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上海浦东有一个生产电容器的企业,这个电容器生产的标准已经被以色列采纳为国家标准,以色列说今后生产这个电容器就按照这个厂的标准。这样的企业所生产的电容器的文本应该可以标识‘上海标准’。”

  探索培育、制定团体标准,引导行业协会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或者填补标准空白,已发布202项团体标准。据悉,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团体标准制度已经被新《标准化法》吸收采纳。

  为了服务上海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此次条例增加了一些创新突破的内容。

  新修订的《上海市标准化条例》第25条规定:本市推行“上海标准”标识制度。本市制定的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经自愿申请和第三方机构评价,符合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要求的,可以在标准文本上使用“上海标准”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