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滚 动

原 创

东东出品

代表连线

独家直播

如何提高市民科学健身素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应更有针对性

  哪些运动项目更适合自己?一周锻炼几次,每次多长时间?哪些情况不宜进行体育锻炼?随着大众对健身的日益重视,科学健身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然而与参与健身的人数相比,具有一定科学健身素养的人却少之又少。如何提高市民科学健身的素养,让科学健身的理念、知识和技能普及到更多的市民?市人大代表印欧捷建议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详细内容]  [查看往期]

我有话说往期回顾
  在政府部门的不断推动下,近些年,上海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迅速。根据《2016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2016年上海全民健身“300”指数为226.8分。构成全民健身“300”指数的三个单项指数—“健身环境”、“运动参与”、“体质健康”分别为80.7分、74.3分、71.8分,均发展良好。不过报告首次引入的“科学健身素养”测评中,上海市民的得分却亮起了“红灯”,仅为50.8分。“科学健身素养”测评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上海市民科学健身水平总体不高的现状。
  那么如何提高市民科学健身的素养?印欧捷代表建议进一步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是引导市民参与科学健身的主要力量。

  “社会指导员我们没有用足,只是上课,其实在健身中心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印欧捷代表认为,当前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开展讲座指导、体育活动策划、体育项目培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针对不同个体,制定“健身处方”方面的作用尚待提高。

  “大型健身房进去做私教,一般先会给你分析,体脂含量多少、骨骼比重多少,运动能力表现多少,给你一个总体评分,比如70几分,你需要减重多少。我觉得结合相应的测量体脂含量的器械,社会指导员可以给居民一个训前指导。训练中也可以介绍一下器械怎么操作,然后做一个针对性的,比如上肢力量弱,应该怎么训练;下肢力量弱,应该怎么训练,然后搭配饮食,营养学方面内容的运动计划。”

  如何让社会体育指导员更好地服务市民,也有代表提出可以将社会体育指导员某个时间段为某个社区服务相对固定下来,同时公布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联系方式,让市民获得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已经尝试让社会体育指导员更有针对性地为市民提供服务。2017年静安区在彭浦新村街道试点推广家庭体育指导员服务,选派骨干社会体育指导员与社区家庭结对,为家庭成员提供“面对面”、“零距离”的个性化、精准化、专项化科学健身指导,根据家庭及成员差异化健身需求提出“家庭运动处方”。

  社会体育指导员偏老龄化缺少年轻人

  上海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约5万多名,约占常住人口的2.29%。据了解,虽然近些年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断增长,但是指导员队伍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偏老龄化、技术指导能力不够、指导项目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科学健身指导作用的发挥。

  对此,印欧捷代表建议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队伍。她认为高校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是一座“富矿”,可以将高校学生作为吸纳对象,“年轻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有热情、有活力,更多的年轻社会体育指导员有助于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并喜欢上运动。”

  同时她还建议聘请经营性体育场所优秀的职业教练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利用社会力量以点带面辐射周边社区。“羽毛球教练可以做羽毛球指导员,乒乓球教练可以做乒乓球指导员,社区健身中心上午可以免费开放,让社会指导员做免费的指导,可以在晚上的时段收费,做私教,让这些教练在里面做一些盈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