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滚 动

原 创

东东出品

代表连线

独家直播

申城营商建设再放“大招”代表:当好“店小二”不仅是简政放权

  3月1日起,上海正式施行《进一步深化本市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实施办法》,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长将大幅缩减,企业可实现“一事不两跑、一事不两批”。[详细内容]  [查看往期]

我有话说往期回顾
  对于营商环境的重视,上海可谓一以贯之、不遗余力。“总体上是好的,走在全国前列”,是外界的一致评价。然而,一些长期以来存在的“短板”也是有目共睹。《世界银行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指出,上海施工许可全过程审批涉及23个环节,存在“部门多、环节多、要求多、时间长”等问题。
  “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上海仍有不少提升空间”,在今年市人代会上,不少市人大代表直言。

  “海外留学生回沪创业,却在初始的查名环节就遭遇卡壳,几经周折才办成了事”,德甄代表以一桩身边事举例指出,制度成本高已成为上海营商环境建设中的短板,经过商事审批制度改革,上海虽已取消或下放了大批审批事项,但企业获得感依然不强,审批流程不够优化、部门壁垒尚未破除,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有待提高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效能。

  郭康玺代表则提到,自己的企业在进行各种政府采购、国有企事业单位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需要提供大量重复的书面材料,例如法人身份证、无行贿犯罪证明、工商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资格证书等。“如果一家企业每年投标2000个,每个标5份,提供30个证明、证书的话,需要复印30万份书面复印件重复上报,造成大量浪费。”

  在市人大代表朱柯丁看来,上海营商环境建设的基础是好的,并且越来越好。“当然,营商环境建设的内涵不止于此,”朱柯丁认为,简政放权、提升政府行政效率等是营商环境中的“基础建设”,而其实际内涵更广泛。

  “目前,全市正在进行的‘大调研’,对于制定切实有用的政策非常必要,”朱柯丁认为,营商环境,是企业、企业员工、企业客户等所有群体在一商业环境中的感受,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走下去、切切实实地了解企业、员工们的实际感受,才能在制定行政政策时,接上地气,落到实处。“营商环境是个非常丰富的课题,需要综合考量,我们欣喜地看到,现在政府对此已越来越重视,”朱柯丁表示。

  吐槽,是为了切中时弊,进而推动申城营商环境建设能够“对症下药”。针对代表们的意见,市政府方面也予以积极回应。应勇市长提到,今年要在解决企业办证难等四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可以期待的是,一系列旨在使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的政策措施将陆续出台。

  此次出台的《进一步深化本市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实施办法》就是一例,根据实施办法,上海对社会投资项目不再“一刀切”,而是按照工业项目、小型项目、其他社会投资项目分类,从取得土地到获取施工许可证,政府审批时间原则上分别不超过15个、35个、48个工作日,相比原先105个工作日大幅缩短。优化现有审批流程后,企业可实现“一事不两跑、一事不两批”。

  不仅是市级层面,为了优化营商环境,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各区政府已纷纷动真格,放出大招。

  浦东新区“证照分离”在率先试点的基础上再提速,正打造2.0升级版;黄浦区探索建立综合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力图打造全市最优综合营商环境;虹口区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服务举措”,对企业从“全覆盖服务”提升到“精细化服务”;杨浦区将市场监管工作站开进创业园区,大力推进嵌入式零距离服务;静安区在全市率先成立政务数据管理中心;长宁区率先试点“一照多址”登记制度……政府部门创建“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的营商环境,努力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