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现了一个手机中的异类———它身材酷似PDA,有着人们熟悉的微软Windows操作界面,可无线访问互联网。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大名:多普达686,而只记住了它的俗称:电脑手机。
这不止是一个新产品。它是一款暧昧的手机,也是电脑世界霸主微软把“魔爪”伸向手机世界的一个信号。
挑战:暧昧与霸气
记者拿着这台手机试了试,发现其操作方式几乎同视窗平台上的电脑如出一辙,一部好莱坞大片正在流畅地播放。它还可用来编辑Word文档,收发电子邮件,上网冲浪。通过接口,它还能同普通电脑互传文件。无论是多普达还是微软,都极力将产品与手机“划清界限”。686的身份如此暧昧不清。
微软喜欢这种暧昧,它要让人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其魔力,你在打手机、用电脑,还是上网,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微软的平台上。微软移动设备部副总裁沃德曼声称:在3到5年内,微软的操作平台将在全球1亿台手机上使用,这意味着,届时每4台手机中就有1台贴着微软的标志。
咄咄逼人的微软让诺基亚、摩托罗拉和索尼爱立信等电信巨头惴惴不安,它们共同扶植的“大脑”———Symbian平台遭遇到了头号敌人。
“现在移动有两个世界:一个是以诺基亚为首的世界,将移动的终端引向电脑的环境中;微软正好相反,把电脑的环境更优化地应用到手机的环境中。这是两个方向。”诺基亚中国移动业务发展和信息服务总监贝西蒙对晨报记者说。
而10月的中国,两大阵营的对决将拉开序幕。使用Symbian的诺基亚7650和微软支持下的多普达686几乎同时登场。
较量:分化与联盟
谁都知道比尔·盖茨是怎样超越IBM的。当IBM从软件到硬件什么都想做的时候,微软只选择了操作系统,控制大脑,芯片、组装、应用软件都让别人去做,20多年过去后,世界成了Wintel(微软加英特尔)的世界。诺基亚们当然不想重复这样的命运。但问题是,“全球有600万名软件工程师在微软的平台上开发应用软件,而在Symbian上开发的只有区区数百人。”第一批在手机里采用微软操作平台的英国Sendo公司对记者说。
“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多普达总经理杨兴平对记者说。很难想象,一家今年4月刚刚在上海注册的小公司,能在数据手机市场上掀起波澜,这是凭籍着微软的劲风。
当然,微软也在期待着更大的买卖。微软亚太区移动事业部市场总监告诉晨报记者,微软早已与三星公司达成协议,合作推出“电脑手机”,“无论是任何硬件供应商,只要认为自己的硬件与我们的软件配合后能为客户带来好处,我们也乐意与他们合作”。微软要达到自己野心勃勃的目标,必须拉拢摩托罗拉和索尼爱立信这样的重量级企业,分化Symbian阵营。
“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够垄断未来的通信技术,没有哪一家能够决定技术往哪个方向发展及其发展的速度。”诺基亚的贝西蒙说。其潜台词是,诺基亚不能,微软也不能。缘于此,诺基亚牵头组织了“开放移动联盟”,其中既有诺基亚这样的传统电信企业和惠普等电脑制造商,也有中国移动这样的运营商,当然也少不了微软。电脑、手机和互联网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
前途:魔力与宿命
但一个全球的标准,开放的平台不是天然形成的,这里面充满了争斗、博弈和妥协。但现在看起来,就操作系统而言,微软很有可能跑得最远。
爱立信首席执行官柯德川向晨报记者坦承,对于多媒体手机来说,终端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也就是说,这个品牌手机的图片等多媒体信息传到另一个品牌手机上时,未必能够成功接收。而由于PC电脑上使用的大多是Windows平台,如果手机不是使用相同的操作系统,就很难顺畅地与电脑进行文件传输。牢牢控制着互联网(通过IE)和电脑(通过Windows)两大阵地,微软的手伸向哪里都不困难。
微软的那位市场总监告诉记者,他们要做的,就是“构筑一个以电信运营商为中心的生态系统”:中国移动这样的运营商向用户“收门票”,新浪、搜狐登场作秀,而装着Windows的手机则提供宽敞便利的“演出场地”。
对于希望通过数据服务来提高收入的中国移动来说,Wintel手机出现的正是时候。但是,大家好像都处于观望状态,上海移动市场部副总王华表示,“怎样合作还没想清楚。”现在的互联网尺寸和内容都是专为电脑终端设计的,还几乎没有互联网企业为它度身定造一套收费内容。
“这款多普达手机要卖7000多元,市场份额不可能大,现在我们还不会花太大精力去做它的内容。”新浪负责增值服务的蒋显斌说。
手机“攒机”
就像《谁动了我的奶酪》中所说,“在我们这个变革的时代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微软和英特尔统治了电脑世界,微软又把触角伸向柯达和富士的数码影像世界。下一个对象,是手机。诺基亚们认识到了手机从“语音时代”向“数据时代”的转变,开始扶植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开发各种应用软件。不幸的是,微软和英特尔动身晚,但行动快,似乎大有抢在诺基亚身前的势头。未来的手机,会不会像今天几乎所有的PC那样,贴着Windows和英特尔的标志?而诺基亚等手机巨头,则像戴尔那样,成为组装者或者营销商?
甚至,未来个人只要买来芯片和配件,再安装上操作系统,就可以自己“攒”出一台“兼容机”,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