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对业界关注的“手机牌照审批放开”问题,信息产业部称“正在等待批示”。
此前,有消息称,国务院下发文件把移动通信类产品从需要审批的行业项目中剔除。这意味着今后企业进入手机行业不再需要审批。
业界猜测,信产部的沉默表明其对这一问题的谨慎,怕彩电业十年价格战的历史会因放低进入门坎而在手机业重现。
手机牌照审批放开
我国手机生产准入一般有两道门槛,首先申请牌照,然后才能拿到入网证。现在,第一道门槛已经有松动迹象。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将手机等移动通信产品剔除出行政审批之列。
6月29日,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这一决定已在7月1日施行。在国家保留的500个行政审批项目中,第159项写到“通信、电子投资项目立项审批(移动通信产品除外)”。专家分析,从“移动通信产品除外”这八个字字面理解,“除外”意味着手机生产投资从本月起无须行政审批。
消费者会有更多选择
某业界资深人士认为,手机牌照审批放开将对手机价格产生影响。
一方面,牌照放开的话,参与市场竞争的厂商可能会一下子多起来,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消费者在同一档次上将有更多选择。
另一方面,手机高低端的差别会更大,因为“中端市场将是界定最模糊的,也是竞争最模糊最难的市场,向两端集中会成为一个趋势”。
门槛降低可能带来“服务孤儿”
但是,消费者从手机牌照审批放开中到底能获得多大利益仍遭到质疑。
有分析认为,手机牌照审批放开之后,进入市场的更多可能是一些小厂商,而淘汰最多的也是一些小厂商。门槛降低后,这种进与出将变得更加简单。消费者在这种进出中容易遭受损失。那些使用某小品牌手机的消费者可能一夜之间就会发现自己的手机遇到故障的时候找不到正规的维修厂商了。
因此,某国产手机厂商表示,即使手机牌照审批放开,也不会对市场上整体格局产生太大影响,“整体数量会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数字上,只是小厂商的进进出出会更加频繁。”
手机牌照审批制度有得有失
1998年12月31日,信息产业部和原国家计委的《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5号文件)规定:“严格控制移动通信产品生产项目的立项、审批”,同时“对移动通信产品生产企业严格监管,并将移动电话的生产纳入国家指导性计划”。
迄今,信息产业部共发出49张手机生产牌照,其中GSM手机牌照30张,CDMA手机牌照19张,有14家企业同时取得两张牌照。目前,神州数码、创维、明基、广州金鹏、京东方等20多家国内外企业正在积极申请。
5号文件在保护民族手机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后遗症。一些有实力的厂商被挡在门槛之外,部分拥有牌照的厂商热衷于通过向没有牌照的厂商倒卖牌照获利。借牌举动数不胜数。其中联想和侨兴通过收购获得牌照,诺基亚向首信借CDMA牌照,三星和科健合资获得CDMA牌照,大唐向天时达借GSM牌照等等。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