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资讯>>评论:中国电影等待工业革命

评论:中国电影等待工业革命

东方网3月10日报道:关于中国电影的未来,有识之士多有各种各样的见解。像韩三平和董平这两位国有与民营电影制作机构的代表人物在接受采访时所指出的工业化方向就是一种很具建设性的思路。然而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业产品,由于天然附载着思想性与艺术性,在中国要走工业化道路需要拥有开放的大环境与大气候。从对这两位中国电影工业革命急先锋的采访中,我们似乎感受到了电影工业化的春风正拂面而来。

与其它各行各业日新月异的经济腾飞奇迹相比,如今我们每年出品的电影单就数量而论比之十几年前还有下降,质量亦参差不齐,水准高低全凭主创人员的个人艺术修养与创作诚意。中国电影的这种状况类似于很多行业工业革命之前的手工作坊时代,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与大格局下,无法形成足够的竞争力。好在中国电影的各路领军人物纷纷意识到选择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积极实践之。进入2003年,他们一方面追求数量上的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在尽可能加大投入的情况下确立精品商业电影的工业标准。因此,在中国电影工业革命的初始阶段,我们看到的数量标准和质量标准就显得格外重要。或许将来某一天,后人写这一阶段中国电影的历史时,会把2003年命名为中国电影的“工业元年”。

从电影的商业性角度出发考虑,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也许正是中国电影的长远希望之所在。但是电影毕竟还有作为艺术的另外一种属性,我们切不可因为强调电影的商业性而忽略了电影的艺术性。提高电影的工业化水平是为了奠定整个电影产业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还应该“得陇望蜀”地期盼每年能有几部足以流传后世的艺术经典。这也是电影工业不同于其它工业的精神产品特殊属性与使命。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渔家傲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2002 East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