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7月30日消息:今天下午2点30分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姜澜介绍了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和新近制定的“三年行动计划”,以及上海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情况。这也是姜澜作为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的首次亮相。以下是新闻发布会实录: 各位记者: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自从7月2日在这里举行第三次例行新闻发布会后,我们在丰富新闻发布的形式上作了一点尝试:7月11日,我们组织了专题发布,向大家介绍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我们还通过书面发布,向新闻界通报了上海轨道交通四号线事故处置情况。 今天的例行新闻发布会,我要向大家通报两项主要内容,一是关于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情况,以及新近制定的“三年行动计划”;二是上海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情况。下面,我先介绍有关诚信体系建设的内容。 建设社会诚信体系,是今年上海市政府着力推进的重要工作之一。最近,上海有关部门制订了两个重要文件,即《关于加强本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上海市2003年~2005年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前不久举行的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这方面的汇报。上海的近期目标是:用3年时间,即到“十五”期末,使个人和企业联合征信服务体系臻于完善,推动行业信用管理和服务的发展,促进企业加强自身信用的管理,初步形成相应的信用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营造城市的诚信环境。 (一) 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1999年8月起步的,这在全国是比较早的。目前,上海诚信体系建设已进入了深化阶段,正式提出建设社会诚信体系。 从总体上看,上海的社会信用制度已经有了一个“雏型”,初具规模的征信活动,开始对改善信用环境、促进信贷消费、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产生积极的影响。现在,上海各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余额已占全部信贷总量的12%左右,高于全国平均2%~3%的水平。上海目前仍是全国唯一获准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城市。 (二) 上海确定的总目标是“建立面向个人和企业、覆盖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社会诚信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经济环境”。完成这一总目标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除今后3年的目标,上海还明确了5年(即到本届政府任期结束)、8年后的目标。 今后3年,对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至关重要的。这项工作主要从五个方面推进: 首先是社会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建设。这是上海归集基准信用记录、查询基本信用报告的公共平台。其中个人征信系统覆盖的领域,将从现在的5个(信用卡、消费信贷、大学生助学贷款、注册会计师、个人租赁)扩大到约10个(增加的领域包括人才选聘、中介机构从业和执业人员的资质认定等);个人信用品种从2个(个人信用报告和信用评分)增加到约5个,查询量从每日4000份增加到约10000份。而企业征信系统要在公共信用记录归集和更新维护、商业信用记录的社会采集和发布等方面形成良性机制,当前主要是协调有关监管部门,使已经形成的企业信用管理等级信息实现社会共享,放大监管作用。 其次是行业信用管理和服务。主要是在市场监管、国家重要经济监管环节、行业管理和要素市场等方面加强这项工作。上海的工商、税务、海关、人民银行和技监等部门已建立了信用等级管理制度,其中市工商局已经开始建设市场化的合同信用评价体系。(当前,有关部门结合电子政务建设,提高监管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为完整、准确、及时记录各种信用信息打好基础。)第三是企业信用管理建设。主要任务是加强企业信用档案管理抓好企业信用制度建设试点、建立企业信用信息自主申报制度等。年内,上海要推动一批大中型企业开展信用档案管理试点。3年后,力争全市80%的大型企业和50%的中小企业建立信用管理制度。 第四是信用法规建设。这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基本保障,主要任务是逐步完善信用法规、加强依法监管、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制定有关标准规范等。年内争取出台《个人信用征信管理办法》以及《公共信用记录归集和服务规定》。 第五是诚信环境建设。主要任务是加强诚信宣传、成立信用行业协会、开展信用管理培训、抓好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等。目前,上海结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贯彻,向市民进行恪守诚信的宣传教育,开展各种社会诚信活动。 (三) 上海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将其视为体现上海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法制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以及塑造城市精神的有形载体和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道。上海在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过程中,将十分重视推进这一体系的应用。据分析,在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市场经济将进入以信用方式为主要特征的高级阶段,对各类社会信用产品将产生强烈的需求,美国仅全联(TU)公司一家,每日提供的个人信用报告就达100余万份(我们现在只有近4000份)。此外,上海将注重培育信用中介机构,推进信用服务行业的发展;还要充分考虑社会平衡和风险控制问题,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机密,防止随意公布“黑名单”和“不良记录”、滥用“公示“和“惩戒”的手段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