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不仅展示中外经典节目,传统地方艺术也在这里找到了舞台,十多个剧种汇集申城,显示了艺术节的包容度和兼容性,而上海也成为地方艺术走向全国的一个窗口。

昨晚,山西临汾蒲剧院根据贾平凹短篇小说《土炕》改编的现代蒲剧《土炕上的女人》在逸夫舞台亮相,这也是蒲剧这一剧种十年来首次登上上海舞台。剧中一个山西女人的曲折人生让观众感动,而蒲剧这个让大多数上海人感到陌生的剧种也开始得到观众认可。在本届艺术节上,像这样平时较少在上海看见的戏曲还真不少。四川鬼才魏明伦的川剧《好女人,坏女人》、云南昆明花灯剧团的《小河淌水》、甬剧《典妻》、锡剧《老铳》都是艺术节上引起关注的地方剧目,第二次来艺术节的苏州滑稽剧团更派出了明星阵容演绎大型苏式滑稽戏《钱笃笤求雨》。对于这些剧种来说,他们不仅想借助上海扩大影响力,更把上海舞台当成检验产品质量的一杆秤。

海纳百川的上海吸引了各地的剧团,让上海观众能不出家门一饱眼福;而多年的积累又造就了高水准的观众,使上海的戏剧舞台更加成熟、开放。

 
 
 
 
小剧种抢滩大市场 艺术节提供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