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发展,人力资源是重中之中。上海这些年来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上海不断开拓思路、积极构筑人才高地建设的世纪眼光和人才政策的根本性调整,从不能松动的“刚性”政策转变为了灵活实用的“柔性”政策,从而吸引了大量人才参与到了上海的建设中来。

26岁的小赵是新加入上海这座城市中的一员,经过全国公开招聘,不久前他刚刚从郑州正式到上海民生银行上班。这天,他带着相关材料到上海市人事局办理居住证。工作人员告诉小赵,上海今年6月刚刚推出的这一居住证制度,可以让象他这样的外来人才享受49项和上海市民一样的待遇,包括社会保障、住房公积金、子女就读等。这个让小赵免除了一切后顾之忧的居住证制度,正是上海实施人才流动“柔性”政策的产物。

1994年10月20日,中国上海人才市场的建立,使得上海抢得了构筑人才高地的先机。而1999年无疑在上海的人才引进上更具有历史意义。在当年2月举行的上海两会上,黄菊同志首次提出人才变“刚性流动”为“柔性流动”的设想,只要是人才,可以不迁户口在上海工作,并与上海市民享受同等待遇。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在那一年,上海取消了人事建设费、人才进沪指标等一系列硬性规定。计划经济模式下人员调配瓶颈的突破,使得八方精英纷至沓来,在1999年7月到2000年9月,上海共引进各种高级人才1万多名。作为被称为“海归派”的留学回沪人员中的先行者,曹谊林就是在那年踏上了回国的路程。现任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的曹谊林,1998年在美国留学期间成功地让“老鼠背上长出人耳”,成为国际上组织工程研究学科的权威。在谈到当年是如何下定决心回国发展时,曹院长坦言,他是被上海吸引人才政策上的魄力和为人才创业提供的良好环境所折服。

的确,世纪之交的上海,在引进人才上的魄力可以说是前所未有。随着人才流动“柔性”政策的提出,上海吸纳人才的思路也不断拓宽。根据今后发展所需的紧缺人才,上海在2001年率先推出年度人才开发目录。而今年6月被称为“上海绿卡”的居住证制度的出台,更是突破了“精英人才”的狭义人才概念,向上海需要的有特长的技术工人也敞开了大门。

回首近十年的历程,上海正是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路,不断尝试着打破旧的人事模式的禁锢,朝着人才高地的目标稳步推进。

 
 
 
 
构筑人才高地 奏响人才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