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上海的绿色越来越多了。统计显示:五年中,上海的人均绿地面积从2.41平方米提高到了5.5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上升到了23.5%。绿化提升了上海生态城市品位。
记者昨天在普陀区正在建设的活水公园工地看到,这片原先上海最大的棚户区一角,现在正在一点点被拆除,取而代之的将是占地8万7千平方米的上海规模最大的“活水公园”。这位韦女士去年在这附近买了房,现在她每天上下班都忘不了瞧瞧在建的活水公园,她说,她看中的就是这里的环境。其实,上海这五年环境改善了的又何止这一处:1997年,上海决定在每个街道建一块500平方米的绿地;1998年,这个目标被提高到了3000平方米,同年又提出了"大树引入城市"的概念;1999年,绿化重点调整为在市中心增加大型公共绿地;2000年底,全市共移植大树18万棵,形成了长寿路、海宁路、肇嘉浜路、苏州河沿岸等绿化景观道路;2001年,延中绿地二期、太平桥绿地、黄兴绿地等大型公共绿地相继建成,让身处市中心的市民提前十年享受到了浓浓绿荫。长期奔波在城市建设第一线的市建委主任张惠民,这几年来忙的不是建房、筑路,而是与时间赛跑,千方百计造绿。他感慨地说,这五年环境的改变和前五年的努力是紧密相连的。从92年开始,上海第一个三年的建设重点是修桥铺路,第二个三年是建造住宅,第三个三年就是环境建设。即便是棚房简屋改造举步维艰之时,即便是修路造桥资金缺乏之际,市委市府领导的目标始终坚定:把上海建成生态城市。可喜的是,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并没有因为已取得的成绩而停止努力。加快推进内环线内绿地建设、环城绿带以及郊区林业的建设等已经被排上了市委、市政府下一阶段的工作日程。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环上绿化成带的美景离上海人越来越近。
|